週二,中國清華大學在其微信公眾號上發佈消息稱,2023年10月24日,清華大學醫學院洪波教授帶領團隊設計研發的無線微創植入腦機接口NEO(Neural Electronic Opportunity),在宣武醫院成功進行首例臨床植入試驗。宣武醫院趙國光院長、單永治主任團隊主持手術規劃及植入手術。2024年1月29日,聯合團隊召開臨床試驗階段總結會,宣佈首例患者腦機接口康復取得突破性進展。
同樣在週二,馬斯克宣佈其初創公司Neuralink為第一名人類患者植入了植入物。
清華大學表示,與馬斯克領導的Neuralink腦機接口不同,無線微創植入腦機接口NEO無需植入大腦神經組織,不會破壞神經組織,且體內無需電池。
清華大學指出,NEO的開發耗時10年。在進行人體試驗之前,科學家們首先在豬身上進行了臨床實驗,結果表明該裝置不會損害大腦皮層神經元。人類記憶、學習和其他認知功能都依賴於這些神經元。
腦機接口(BCI)是在大腦內部的電活動和外部設備(如計算機)之間建立直接通信途徑的設備。清華大學表示,腦機接口植入物能夠幫助嚴重殘疾人進行交流和積極康復。這些植入物可以幫助脊髓損傷患者,甚至是癲癇和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等疾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