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冬明說,中國仍然高度依賴油氣進口,是全球最大的原油和天然氣進口國。國際上地緣政治事件的擾動對能源價格、供給會造成一定影響。2023年以色列與哈馬斯衝突、紅海衝突等突發事件無法被預測。中東問題、能源通道安全等隱患不會消失。國際能源博弈將更加激烈。
石冬明稱,中國政府把能源進口多元化作為戰略方向,提出開發建設中亞—俄羅斯、中東、非洲、美洲和亞太五大油氣合作區,已經形成西北、東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氣進口戰略通道,為實現開放條件下能源安全奠定基礎。能源外交是中國維護國際能源安全重要手段。與“一帶一路”相配合,中國與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政府間能源合作機制,與多個能源類國際組織和多邊機制建立合作關係。
他補充稱,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中國政府對於地緣政治高風險地區的能源合作持謹慎態度,擔心投資風險和遭受外國二級制裁。中國民營企業更不願介入此類地區的新項目。能源投資安全也成為能源安全的一部分。
石冬明強調,在面對減碳和清潔能源轉型、美國西方“去風險”帶來的風險、地緣政治不可測事件、國際能源博弈等多方面的考驗,可以預見中國將會持續推進能源轉型、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戰略,以保障國內能源供給為基礎,走全球佈局、多元化發展、分散風險的國際合作之路,以維護開放條件下的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