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在撰文時還稱,美國必須繼續堅定追求“更多自由、更少憤怒、更少怨恨和更少戰爭”的目標,他的政府將繼續在中東、歐洲和世界各地推行這一戰略。 拜登補充說,世界正處於一個轉折點,歐洲和中東危機中的選擇將決定美國許多年後的未來。
王義桅指出,美國人說戰爭是人類進步的動力與基督教的思維相關。專家解釋稱,在美國基督教新教的思想中,一直堅信美國被上帝賦予著拯救世界的使命,是站在正義的天使一邊,而這種思想也在一直影響著美國的對外策略。
他說:“美國總是自以為是,是天選之民,即使做了壞事也是在替天行道。這是非常糟糕的事情。”
王義桅強調:“而且美國在一戰、二戰中獲益不少,再加上二戰期間是參戰國家中唯一本土幾乎未遭受戰爭破壞的資本主義大國,對美國而言,歷史經驗表明,戰爭能使其獲益,特別是對背後推動戰爭的軍工復合體而言,可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所以美國無法理解戰爭的代價和慘痛。目前來看,美國達不到自己的根本戰略目的是不會停止拱火的,一些政客甚至還鼓吹 “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這都是因為美國沒有關於戰爭的痛苦記憶。”
專家補充稱,當前美元是全球霸權貨幣,美國通過不斷製造戰爭危險,不僅能夠售賣武器,還使本國國債達到天花板。王義桅認為,這是美國製造衝突對抗的內在邏輯,也是世界多重危機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