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紹雷說:“10月18日,中俄領導人北京會晤的成果證明,普京總統在瓦爾代會議上所強調的‘一帶一路’與‘大歐亞夥伴關係’具有高度互補性的觀點完全符合實際。”
專家指出,基於今年三月兩國領袖所達成八項工作要點,雙邊合作推進得很有章法;另外,中俄雙方很多個部門的領導人參與了普京與習近平領銜的雙邊會談。馮紹雷認為,這次兩國領導人會談不僅規格高,而且涉及廣泛領域。他強調說,習近平與普京都強調了雙邊合作推進速度非常快,遠遠超出以往的節奏。
專家補充說,除了能源、物流與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中俄雙方將共同開拓與發展具有戰略性意義的新興產業。
他說:“這指的是,基於重大科技突破、代表未來科技與產業方向並對未來經濟與社會發展具有引領作用的新興產業。比如,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以及相關的服務業。同時,中俄合作將串聯G20、金磚、東盟、上合組織等各種機制,以此突破地緣政治經濟的封鎖。”
習近平與普京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表示,共同推進世界歷史的百年巨變。馮紹雷認為,在當今世界的混亂局面中,兩大國勇敢地挑起歷史的重擔,並且盡可能地團結所有力量,這是當今世界的希望之所在。
他強調說:“當然,這是一個相當漫長、充滿複雜變化的過程,這又說明中俄戰略夥伴關係穩定與發展的無比重要性。”
馮紹雷還回答了為甚麼大多數歐洲國家的領導人未參加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他認為,是僵化的意識形態與對美國的屈從限制了歐洲國家應有的選擇空間。
他補充說:“事實上,歐洲執政精英的立場違背了客觀的趨勢。來自歐洲智庫的很多研究表明:歐洲企業依然與中國市場有著緊密的聯繫,中國仍然是歐洲最大的商品供應國。比如,2023年上半年,德國企業對華投資高達103億美元,依然是歷史上較高的紀錄。比如,最近英國財政大臣還是呼籲在高技術領域對華合作。這說明,一帶一路倡議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歐洲執政階層脫離了客觀經濟發展的需求。”
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於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10月17日上午,俄羅斯總統普京抵達北京,出席了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