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弘說:“阿爾巴尼斯自去年5月上台以來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實實在在地扭轉了兩國關係的下滑趨勢,改變了其上台前中澳關係處於歷史最低點的狀況。去年11月中澳領導人在巴釐島舉行的G20峰會上會見並達成共識,隨後兩國在雙邊關係和經貿發展的佈局方面也實現了充分的溝通。特別是今年以來,兩國關係發生顯著變化,雙方在一些爭議性問題上進行了坦誠的對話磋商,包括一些經貿問題也得到瞭解決。應該說中澳關係正在走向改善和加強的正軌。此次阿爾巴尼斯表示將於今年晚些時候訪華,我認為是非常積極的一步。預計他很有可能選擇在進博會期間訪華。因為經貿關係是中澳關係的重要壓艙石,如果阿爾巴尼斯在進博會期間訪華,不僅可以加強兩國經貿關係,還能借此契機一並深化中澳在其他方面的合作,包括政治、經貿、社會和文化等各領域。所以我個人對中澳關係的改善持較為樂觀的態度。當然,這其中還會有各種各樣的阻力,比如來自美國或澳大利亞國內反華勢力的干擾。實際上此次阿爾巴尼斯表示將訪華,也遇到了來自澳大利亞國內外的阻力。目前來看,阿爾巴尼斯最終還是頂住了這些壓力。今後也需要阿爾巴尼斯政府有充分的政治智慧和理性的判斷能力,能夠對中澳關係做出正確的定性,最終確保兩國關係走向新的高水平。”
加林指出:兩國總理會談表明,工黨的外交部門正在努力兌現其在大選前做出的改善對華關係的承諾。工黨正在努力平衡這種關係。沒有中國,澳大利亞在亞太地區的福祉基本不可能實現。中國是澳大利亞的主要貿易夥伴,在澳大利亞開始限制中國投資之前,中國的投資流量一直很大。事實上,中國是亞太地區的領頭羊,澳大利亞不能忽視這樣一個強大的合作夥伴,因為澳大利亞的權重遠遠低於中國。澳大利亞若想參與亞太地區事務並為其發展做出貢獻,就必須與中方交好。其倡議正是旨在發展貿易、投資、人文交流以及加強該地區的安全。
加林說:澳大利亞是“奧庫斯”國家,也是美國的軍事盟友。 儘管與中國關係緩和,但實際上卻準備著參與針對中國的衝突,與美國加強軍事聯繫和軍事演習就證明瞭這一點。澳大利亞正試圖修補與中國的關係,但在此過程中卻在武裝自己,站在美國一邊反對中國。 因此,為了與中國建立互信,澳大利亞必須拒絕支持美國遏制中國的政策,表明其無意使該地區軍事化,也無意為了美國的利益而破壞該地區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