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試點含糖飲料提示標識,將對公眾健康教育發揮重要作用

近日,中國上海多區試點含糖飲料健康提示“三色標識”引發廣泛討論。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徐小林教授告訴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這一試點工作的意義重大,它將科學研究轉化為政策實施,對推動公眾行為變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隨著公眾對糖危害認知的提高,未來這一政策或將得到更大面積的推廣。
Sputnik
據報道,近日,上海市疾控中心制定了《含糖飲料健康提示標識試點應用及效果評估實施方案》,在全市159家試點商超及便利店開展含糖飲料調查項目。隨著這一項目的推出,已經有部分區在商超及便利店懸掛“紅橙綠”標識,提醒消費者適當購買含糖飲料。
此次在商超投放的“紅橙綠”三色標識,並不是對飲料的含糖量進行分類,而是在消費者購買飲料時起到健康提示的作用。橙色標識是提醒消費者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日糖的添加量少於25克;紅色代表著禁戒,標識內容告知消費者過量添加糖會增加齲齒和超重的風險,要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綠色的含義是推薦,標識內容是推薦消費者通過營養成分表來判斷購買的飲料中糖的添加量。
彩虹糖製造商被指改變人類DNA
上海市浦東新區委員會宣傳部在官方微信號上表示,目前浦東有11家大中超市及便利店作為試點,瞭解張貼提示標識對商超/便利店含糖飲料銷量的近期和中長期影響,開展居民含糖飲料提示標識應用效果調查,瞭解含糖飲料提示標識對居民含糖飲料認知、購買意願和行為的影響。預計明年2月完成全部現場調查。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如果人們食用游離糖(即添加糖以及天然存在於蜂蜜和果汁中的糖分),攝入量應低於其能量總需求的10%,為進一步改善健康,應將其降至5%以下。這相當於每天攝入量不超過通常飲用的一份(至少250毫升)含糖飲料。
另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消息,牛津大學的研究顯示,游離糖攝入越多,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可能越高。這些發現為全球飲食指南中將游離糖攝入降到每日攝入能量5%以下的建議加強了證據力度。
中國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徐小林教授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關於含糖飲料對人體健康造成的不利影響基本已經形成了共識。一些宣稱不含白砂糖,使用阿斯巴甜和赤蘚糖醇等代糖的飲料同樣也會對健康產生顯著影響。科學證據表明,代糖飲料的負面影響更加明顯。
他說:“我們進行了大數據分析,利用近50萬人的數據研究了含糖飲料對人體的危害。我們發現含糖飲料和代糖飲料與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症等37種常見和多發疾病都存在關聯。此外,我們的研究還發現,含糖飲料會影響人的認知功能,導致認知下降,並增加患老年痴呆或阿爾茨海默症的風險。其他學者的研究也發現,飲用含糖飲料和代糖飲料會增加人的死亡風險。”
新冠肺炎疫情
俄醫生:果糖、炸薯條和蛋糕減緩奧密克戎感染者的康復
今年7月,“新加坡給飲料分級”的話題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引發討論。據《聯合早報》報道,從2022年12月30日起,所有在新加坡本地售賣的包裝飲料和通過自動飲料機出售的飲料都須分類為A、B、C或D等級的營養等級標籤(Nutri-Grade),列明含糖分和飽和脂肪的百分比。根據新加坡食品條例,飲料若須貼上營養等級標籤將由生產商、進口商或分銷商負責。一旦觸犯條例,初犯者將面對不超過1000元罰款,重犯者則面對不超過2000元的罰款。
對於上海試點含糖飲料健康提示標識工作,不少網表示認同,並認為應該學習新加坡的辦法,直接將標識印在飲料上。可見大眾對此的接受度較高。
徐小林教授表示,與新加坡實施的政策相比,上海試點實施的政策力度相對較弱。但上海的做法仍然能夠在消費者購買飲料時起到健康提醒的作用,將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和傳播落實到實際場景中。
徐小林教授強調,上海試點含糖飲料健康提示標識在中國國內將發揮很好的帶頭作用,這是非常重要且積極的一步。接下來需要持續擴大影響力,提高普通民眾對含糖飲料和糖本身危害的認知,達到良好的健康教育的目的。
他說:“不論是學術界還是科研領域,已經有大量證據證明含糖飲料對健康會產生不利影響。中國社會對糖的危害認知是不夠的。然而,將科學證據轉化為能夠推動公眾行為變化的政策面臨很多挑戰,這需要科學家、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合作。每一個政策的實施都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干擾,像新加坡和上海市一樣,先從民眾角度著手,向他們傳達糖的危害,這樣能夠更容易推廣。健康教育是一項複雜的社會行為學任務,因此上海此舉的積極意義非常重大。”
俄羅斯人的糖攝入量超標3倍
徐小林教授表示,目前上海已經開始試行了這樣的健康標識,隨著大家的認知水平提高、媒體將科學界的成果更多地傳遞給普通大眾,人們會更瞭解這方面的信息並持續關注。接下來會有更多的地區效仿上海的做法,至少在中國的沿海地區會有更多的跟進行動。
徐小林同時指出,目前在超市的貨架上做這種提示標識並不會遭遇特別大的阻力,但是如果像新加坡那樣直接在飲料瓶上標明不同的含糖量,這需要廠家的配合,因此可能會面臨更大的壓力。而如果徵收“糖稅”,可能會遇到更大的阻礙。接下來,如何將認知轉化為行為,即讓民眾不再飲用、減少飲用含糖飲料,這是更為複雜的問題。
徐小林教授預測:“隨著時間的推移,健康教育的邊際效應會逐漸減弱,健康教育、健康促進的目的達到了,但人們的行為可能不會發生改變。這也是為甚麼許多西方國家在從消費者端推進這一事情的同時也更注重直接從源頭即廠家著手的原因。我認為接下來我們可能也會逐漸從廠家的角度採取更多行動,像新加坡那樣強制在飲料上貼上含糖標識,或對企業徵收‘糖稅’。”
英國從2018年4月開始向含糖量高的軟飲料徵收“糖稅”。對於每百毫升含糖量5克以上的飲料,徵收每公升0.18英鎊的糖稅;對於每百毫升含糖量8克以上的飲料,則要徵收每公升0.24英鎊的糖稅。英國政府還表示,稅收的一部分將用於資助學校的體育課程。
醫生建議司機用綠茶代替咖啡和能量飲料
世衛組織曾發文敦促全球採取行動遏制含糖飲料的消費和對健康的不良影響。世衛組織非傳染性疾病預防司司長道格拉斯·貝徹(Douglas Bettcher)博士指出,如果政府對含糖飲料產品徵稅,即可減少痛苦和拯救生命。這樣做還可以降低衛生保健費用,增加政府收入並將這些收入投資於衛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