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西方主流媒體報道,布魯塞爾請求歐盟提供額外資金,以填補歐盟預算的缺口並向烏克蘭提供援助,這在歐盟領導人中引發了不和,他們看到自己的國內預算在減少,並對基輔政權的獲勝能力持懷疑態度。
歐盟成員國呼籲削減援助,並延長批準時間表,而烏克蘭拙劣的反攻,讓歐洲舊大陸和美國本就對戰爭持懷疑態度的人更加猶豫是否應該提供額外的軍事支持。
歐盟的860億歐元一攬子計劃包括660億歐元(716億美元)的歐盟預算和200億歐元(216億美元)的基輔軍事援助(為期四年)。這一計劃還包括向基輔提供170億歐元的贈款,約190億歐元將用於支付歐盟聯合借款的利息成本; 約有20億歐元被請求用於歐盟行政部門的加薪; 150億歐元將用於與不斷增加的移民和為外部國家提供資金有關的問題; 還有100億歐元將用於歐盟的其它努力。
根據德國和荷蘭的說法,在成員國因利率上升、經濟下行和仍在加劇的通貨膨脹而勒緊褲腰帶的情況下,布魯塞爾增加內部支出是一個棘手的時刻。
非營利智庫索洛尼安民主研究所(Solonian Democracy Institute)所長、《野獸與神:民主如何改變其意義並失去其目的》一書的作者羅斯林·富勒(Roslyn Fuller)博士告訴衛星通訊社:
“本質上,正在發生的事情是,歐盟正在要求成員國補充其自身增加的開支,包括增加自己官員的工資,作為總體長期預算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還包括對烏克蘭的援助。”
歐元區尚未克服通脹障礙,意大利等一些國家正遭受歐洲央行(ECB)激進加息的影響; 另一些國家,如德國,則因俄羅斯在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行動後,歐盟對其實施能源禁運而面臨去工業化。
“雖然德國是歐盟的主要經濟中心,而且受到能源短缺的打擊尤其嚴重,但它也是一個主要的武器製造國,因此軍事援助支出對德國經濟來說並不是壞消息。如果你看看像萊茵金屬公司這樣的公司,它的股價在過去的25年里從未高於2022年以來的水平。”
雖然德國萊茵金屬公司(Rheinmetall AG)似乎狀況良好,但許多其他德國公司正遭受能源不確定性的困擾。包括巴斯夫股份公司(BASF)和朗盛集團(Lanxess)在內的一些德國大企業關閉了工廠,搬遷了業務,打開了去工業化的大門。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德國是七國集團中唯一一個預計在2023年收縮的經濟體。更重要的是,德國已經陷入技術性衰退,在經濟增長方面落後於西方競爭對手。因此,不出所料,柏林無意以犧牲本國日趨縮水的財富為代價來補充歐盟的金庫。
因此,柏林反對布魯塞爾最新的一攬子計劃。
地緣政治和金融分析師湯姆•盧昂戈(Tom Luongo)在7月份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採訪時表示,歐洲的金融緩衝可能會很快崩潰。根據他的說法,一場迫在眉睫的危機可能很快就會淹沒歐盟經濟的“波將金村莊”。
根據盧昂戈的觀點,如果下一次全球經濟衰退真的發生,它更有可能來自歐洲,因為大宗商品浪潮將引發新一輪通脹和銀行業崩潰。即將到來的麻煩的第一個預兆是2023年3月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的倒閉。
儘管歐洲經濟集團的未來仍不明朗,但有一點是明確的: 歐盟不指望基輔政權很快取得勝利,它需要盡可能長時間地延長自己的痛苦。
“由於歐盟鎖定了四年的資金,他們顯然沒有計劃在短期內取得勝利,人們最終會對曠日持久的戰爭感到厭倦,” 富勒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