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為促進漢語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資源的開發利用,教育部、國家語委啓動了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該工程一期已完成全國34個省區市(含港澳台地區)1700多個調查點的調查保護,覆蓋國內120余種語言和方言,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語言資源庫。工程先後出版《中國語言文化典藏》(50冊)、《中國瀕危語言志》(30冊)、《中國語言資源集》等標誌性成果,打造研究應用類地方標誌性成果,主動服務國家和地方文化建設。構建大規模中國語言資源知識圖譜,建設工程採錄展示平台,推動智能挖掘和應用。
據介紹,古文字方面,截至目前,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已整合全國優勢力量,首批共有17家高校和文博單位入選,420多位專家學者參與工程建設,部署重點研究項目近200項,產出一系列重要成果。
數字化方面,教育部上線國家語言資源服務平台,匯聚近百項高質量語言資源,打造漢字信息服務、漢字簡繁文本智能轉換系統等20余項數字化語言服務。同時,此前已啓動實施的中華精品字庫工程,計劃精選100位中國歷代書法名家的代表作品開發成電腦字庫,實現書法藝術和信息技術、漢字應用的高度融合。目前已完成顏真卿、柳公權等40款字庫產品。
在國際傳播方面,出版了《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等170多種系列圖書。教育部還與“一帶一路”沿線36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38種產品的國際版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