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芯片設備生產領域取得突破

中國已經成功製造出自己的28納米芯片光刻機。這一成功有何意義,以及它將如何影響與美國的技術對抗進程,將是我們今天的“俄羅斯媒體看中國》節目中的首個話題。
Sputnik
據《消息報》報道,中國半導體設備產業取得突破。上海微電子裝備公司(SMEE)將推出首款28納米微芯片光刻機。面對外國供應商越來越多的限制,這一事件對中國來說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眾所周知,美國正極力遏制中國的技術發展,其中半導體行業設備出口禁令就是一例。要知道,全球半導體市場高度壟斷。最重要的設備是紫外光刻機,它負責把圖案打印在印制板上。極紫外光刻(EUV)設備的生產技術僅由荷蘭公司 ASML 擁有。EUV提供7納米及以下的技術工藝,也就是說,缺少它就不可能生產最先進、最現代、最強大的芯片。正是在該領域中國現在實際上已經成功同時實現了三代突破:從90納米工藝技術到28納米。因為幾十年來中國一直在竭盡全力投資技術密集型產業,所以這一成功也是很自然的:2014年中國國家芯片產業大基金成立,獲得國家資助210億美元;2019年在美國對電子產品製造商中興制裁力度加大的背景下,政府又向該基金追加350億美元。此外自2019年以來中國一直在積極採購微芯片和設備用於其生產儲備。從現階段的情況看,美國的制裁並沒有很有效地對中國工業造成不可接受的損害。中國企業已經積累了充足的設備和材料供應,有時間對關鍵領域進行“進口替代”。此外,荷蘭和日本等外國行業參與者並不急於像美國人那樣對中國這個對手採取嚴厲措施,因為中國市場對他們來說十分重要。《消息報》的文章最後寫道,對中國半導體生產設備供應的限制很可能只會迫使中國加倍努力打造本國生產鏈。
普京:俄經濟在全球經濟放緩的背景下將於2023年復蘇
《Vedomosti》報道稱,中國工業活動放緩正在拖累全球經濟。 從行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的初步預估來看,7月份亞洲主要國家製造業活動繼中國之後繼續放緩。中國7月份率先宣佈繼續削減製造業活動。中國國家統計局7月31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工業PMI僅從6月份的49%和5月份的48.8%上升至49.3%,仍低於50%。 中國第二季度GDP增速從第一季度的4.5%加速至6.3%,但這仍然低於西方分析師對該時期的一致預測——7.3%。上半年中國GDP增長5.5%。
俄羅斯國家研究型大學高等經濟大學統計研究與知識經濟學市場研究中心主任格奧爾吉·奧斯塔普科維奇解釋說,這是由於亞洲經濟體彼此之間的緊密聯繫。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研究所經濟與政治研究室主任謝爾蓋·盧科寧解釋道,他也認為,中國經濟復蘇指標不足對該地區產生巨大影響。謝爾蓋·盧科寧指出,中國經濟已經積累了許多系統性問題。到 2022 年底中國企業的債務為51.87 萬億美元,佔本國 GDP 的 295%,而最有勞動能力的人口(25-35 歲)在經濟中的比例正在下降。俄羅斯普列漢諾夫經濟大學企業管理與創新系副教授阿納托利·科列斯尼科夫指出,美國和歐盟貨幣部門收緊貨幣政策的措施也對亞洲工業的復蘇產生了負面影響。他說,這導致了有效需求減少,中國和亞洲製造商的訂單數量隨之減少。這位專家指出,由於東南亞主要依靠外國需求,這種局勢給該地區的經濟帶來了風險,加劇了人們對需求長期停滯的擔憂。
南非總統辦公室:南非總統將於8月22日歡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國事訪問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最近的一篇專欄文章中呼籲加快科學技術發展,重點加強基礎科學研究。 RTVI 頻道的專欄作家安德烈·費多托夫 分析了這些呼籲的內在含義以及為何中國需要這樣做。 中國領導層不僅清楚技術的重要性,還具有提出自己想法的能力,而不是採用現成的想法。安德烈·費多托夫認為,主權技術的解決將使重建中國出口導向型經濟的傳統模式成為可能。這位俄羅斯專家指出,本國的基礎研究為應用科學鋪平了道路,中國在應用科學領域擁有更強的地位。正因為如此才能為國外市場生產獨特產品提供廣闊前景,進而對經濟產生積極影響。
俄外貝加爾邊疆區與中國間國際航班已恢復
據《今日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通訊社報道,後貝加爾邊疆區代表在東方經濟論壇現場會議上與中國和蒙古合作夥伴討論了旅遊業的發展。後貝加爾邊疆區區長亞歷山大·奧西波夫表示,本地區擁有與鄰國建立旅遊交流的一切可能,包括基礎設施、過境站網絡和簡化簽證程序。中國駐伊爾庫茨克總領事李海也談到了新冠疫情後俄中旅遊業的恢復。他說,後貝加爾邊疆區對中國旅遊團來說可能有很大魅力,簽證便利化會很快大幅增加遊客流量,並為當地經濟的發展提供動力。後貝加爾對外經濟論壇分別在外貝加爾旅遊勝地庫卡生態度假區、圖扎土地藝術公園、遊牧民族綜合體舉辦。這些活動的主要目的是開發後貝加爾邊疆區的出口和旅遊潛力,為本地區尋找潛在的合作夥伴,並找到對外經濟活動的經濟增長點。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不對轉載自俄羅斯媒體的信息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