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中國國家能源局召開三季度例行新聞發佈會。會上介紹,隨著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快速增長,電力系統對各類調節性資源需求迅速增長,新型儲能項目加速落地,裝機規模持續快速提升。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中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超過1733萬千瓦/3580萬千瓦時,平均儲能時長2.1小時。1-6月,新投運裝機規模約863萬千瓦/1772萬千瓦時,相當於此前歷年累計裝機規模總和。
許勤華認為,中國之所以能夠實現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半年翻番”,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關鍵在於政策導向。
她說:“當前我國正在推動從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在這一新的轉向過程中,需要加快建設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新型電力系統。這也為儲能的快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機遇。應該說政策導向是推動我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快速增長的最大動力。另外,可再生能源裝機量與儲能規模的擴大需相匹配,否則將無法持續穩定地發揮作用。目前在支持儲能技術產業發展的政策導向下,其頂層設計也需要不斷完善。這一點在很多政策咨詢或商業模式的報告中均有體現。換言之,無論是產業政策和方向,還是相關立法都需要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實際上在任何一個國家,政策導向和政策基礎都是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石。同時,現在新型儲能的特點和傳統儲能的技術形成優勢互補,並得到廣泛認可,也使得新型的電力系統建設有了更多可選擇的方向。”
她指出:“需要強調的是,‘中國不僅在做,而且做得很快’。根據我前往各地調研的結果來看,放眼全世界,中國在這方面表現尤為突出。比如在發展新型儲能技術方面,各地政府、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積極性都很高,我想這也是此次新能源發展快速增長的原因之一。”
據中國國家能源局統計,截至2023年上半年,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突破13億千瓦,達到13.22億千瓦,同比增長18.2%,歷史性超過煤電,約佔中國總裝機的48.8%。許勤華表示,但這並不意味著煤炭在中國的地位下降。
她說:“無論能源如何轉型,煤炭在世界能源上都佔據一席之地。因為煤炭在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大陸國家的儲採比都很高,資源分布也較為豐富。而且通過清潔生產和利用,煤炭可以轉化成清潔能源。從中國的角度來看,當前煤炭是中國能源的支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直強調,要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納能力,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所以煤炭的地位並沒有下降,我們依然會依靠自己資源稟賦較大的資源去推動實現雙碳目標,並在保障各國能源安全的情況下,推動世界能源的轉型。”
中國近年來堅定推進能源革命,建設多元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在許勤華看來,毫無疑問,上半年在可再生能源裝機方面實現的突破對於中國綠色能源轉型以及綠色經濟的發展能夠發揮引領作用。
但她同時指出,不可否認的是,在這一過程中確實也存在一些障礙。比如措施落地過程中相關政策之間的銜接不夠順暢,可再生能源非電應用支持政策存在短板,光伏板的回收問題以及缺乏監管力度等。
許勤華強調:“能源轉型是一個緩慢過程,我相信我們制度從上往下的一致性,能夠保證推動實現能源的轉型。另外,我們遇到的這些障礙,也能夠為其他國家提供值得借鑒的經驗。”
隨著全球變暖帶來的負面影響日漸顯現,推進節能減排與低碳發展已經成為國際社會普遍共識。中國在聯合國大會上曾承諾,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近日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表示,中國承諾的“雙碳”目標是確定不移的。要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落實好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升國家油氣安全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