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根據泰國2017年版憲法,新總理的產生需要上下議院共同投票,且需要取得上下議院半數以上席位的支持選票。因此在這一背景下,民主選舉僅是完成了選舉中的一步,而不是全部,這也是導致目前泰國總理難產的一個重要原因。換言之,在沒有任何一個政黨在大選中取得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發揮決定作用的還是上議院的選票意向。此次泰國總理大選出現困局,正是因為上議院代表保守勢力,而以皮塔為首的‘遠進黨’代表新興勢力,二者間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以皮塔為首的‘遠進黨’若想聯合組閣,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說:“泰國政府在繼續運行。可以預測,議會不會批准遠進黨領導人的候選人資格,因為下院議員和軍方任命的參議員都參加總理選舉投票。這是憲法針對今天出現的情況規定的。程序的設定,是為了避免左翼、極端分子掌握政權。因此,不確定因素僅是外部的,有與憲法相關的某些不確定因素。很多專家和很多人都明白,在選前也談及此事。局勢是可預測的。將在內部進行磋商,顯然,武裝力量和與之相關的人將掌握政權。軍方與中國的關係很正常,甚至是非常的好。中泰關係是自給自足的,不受政治局勢波動的影響。可以排除,雙邊關係將受到損害。再有,當地華人希望國內秩序井然,希望局勢在憲法框架下發展,他們不支持街頭抗議。很自然地,軍方也不得不關注,很多人投票支持‘遠進黨’和‘為泰黨’。他們是年輕人和城市市民,代表泰國的整個北部和東北部。”
他說:“因為按照泰國國會昨天的決議,7月28日還將舉行新一輪的總理選舉,在接下來的一周時間內,預計各個政治派別可能會達成新的妥協,最有可能的是‘為泰黨’、‘公民力量黨’和一些其他保守力量形成新的聯合陣營,這樣在月底或將就新政府的相關事宜產生明確信號。另外,此次泰國總理大選的後續結果可能還會有一些政治動蕩,但總體上應該是處於正常的可控波動範圍,不會影響泰國正常的社會經濟基本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