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莉在回答衛星通訊社記者有關捷克等東歐國家的姿態是否能夠影響甚至破壞歐洲與中國的經濟關係時指出:“目前中東歐國家分為不同的陣營,比如捷克作為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在政治和社會傾向性上更加靠攏歐洲。俄烏衝突爆發後,歐盟內部確實產生了一些排華的聲音,比如中歐全面投資協定被一拖再拖,其中就有捷克的因素。”
她說:“作為中東歐地區的重要國家,波匈捷三國時常被放在一起討論。但與捷克不同,匈牙利公開表示支持中國,原因在於與中國已經有很多成熟的投資與經貿合作,貿易便利化也發展得非常好,而捷克則不缺資本。然而即使捷克表示要與美國進行合作,但這並不代表他與中國沒有合作,也不意味著中歐經貿關係會受到破壞。根據我們過去有關產業鏈的研究,比如產業鏈的關鍵一環雖然在匈牙利,但其一些加工技術卻有可能來自捷克。這說明即使捷克不直接參與對華產業鏈的分工合作,但他有可能是間接的合作者和受益者。俄烏衝突後,歐盟統一對外的框架日趨鬆散。捷克發表這樣的觀點,或許只是通過對美表明態度獲取政治上的好感。不過政治和經濟通常都是分開的。”
據多家外媒報道稱,捷克外交部長利帕夫斯基近日對美國新聞網站“政客”(POLITICO)表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以推進經貿合作為主的14+1機制已經失去存在意義,既沒有實質內容,也沒有未來。另外利帕夫斯基5月2日在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後對媒體表示,他向布林肯保證,已經準備好在歐洲框架內與美國展開合作。不過當被問及布拉格是否會正式退出14+1時,利帕夫斯基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早前立陶宛、愛沙尼亞以及拉脫維亞相繼退出了這一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