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鄉村:中國對俄羅斯民俗瞭解多少?

豐富的新聞報道、文化和旅遊交流,使現代俄羅斯人的形象和對現代俄羅斯的認知在中國人的腦海中牢牢固定下來。而蘇聯電影、共同的歷史遺產和節慶活動可以瞭解到一個蘇聯人是甚麼樣的。但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古老的俄羅斯、其傳統的生活方式、民俗和俄羅斯鄉村是甚麼樣子的呢?衛星通訊社為此詢問了俄羅斯學家、教授劉亞丁和熱衷於俄羅斯文化的中國青年。
Sputnik
俄羅斯學家、四川大學教授劉亞丁告訴衛星通訊社,中國人對俄羅斯鄉村的瞭解主要來自於文學作品,大多是蘇聯時期的作品。

“中國人主要是通過文學作品來認識俄羅斯鄉村的,所認知的俄羅斯鄉村是複雜的,既有普里什文充滿大自然之美的俄羅斯鄉村,也有肖洛霍夫的《被開墾的處女地》中的變革的鄉村,還有從拉斯普京的《告別馬焦拉》等看到充滿道德反思的鄉村。到了新世紀,通過羅曼•先科的《葉爾特捨夫的一家》來看,在那裡所看到的又是轉型中的鄉村。”

俄羅斯民間創作在中國的研究始於20世紀50年代,當時詩人、作家和翻譯家蔣錫金首次將俄羅斯的童話、壯士歌集和民歌翻譯成中文。

“談中國人對俄羅斯民間傳說和故事的瞭解,應該從我國介紹俄羅斯民間故事和傳說的歷史說起。20世紀50年代東北的蔣錫金先生翻譯了一本小書,好像是《俄羅斯口傳文學》,包括民歌、壯士歌和對民間文學的解釋。我手裡恰好有這本書的俄文的來源,這是1947年莫斯科出版的中學七年級語文課本的第一單元“口傳文學”。1951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阿•托爾斯泰的《俄羅斯民間故事》。這本書不斷再版,進入新世紀之後依然出了新的再版。1991年,上海出版了《俄羅斯童話》,這是從阿法納西耶夫的《俄羅斯民間故事》中選取的童話,這本書的印數是比較大的。”

在寫博士論文時,劉亞丁發現中俄民間故事有一些共同的情節因素。然而,劉亞丁認為,現代中國人對古代俄羅斯的歷史和日常生活並不十分瞭解。

“我本人在跟博士上課時,會用一講來分析俄羅斯的民間故事和民間文學。我在學術研究中發現了中俄民間故事有共同的情節因素:比如明代馬中錫的《中山狼傳》與阿法納西耶夫的三卷本《俄羅斯民間故事》中第一卷中的27號《忘恩負義》情節非常相似。我還發現,中國晉代的吳均《續齊諧記》中的《陽羨書生》與俄羅斯壯士歌《聖山和姆拉梅茨人伊利亞》都有口中吐壺,從壺中走出人的故事。我所指導的學生中也有人以俄羅斯民間故事作為論文研究對象的。我個人覺得,當前中國民眾對俄羅斯民間故事並不是特別熟悉。人們不太瞭解古俄羅斯歷史。”

“俄中文化藝術博覽會”國際藝術節將於6月20至8月26日舉辦
居住在北京的趙韡晨說,大多瞭解俄羅斯傳統和文化的人是俄羅斯學家或那些自己的生活通過某種方式與俄羅斯有關聯的人。

“中國朋友對俄羅斯農村瞭解不多,大多朋友都是從一些國內視頻網站和自媒體上瞭解到的,關於俄羅斯的風景和美食。有接觸過俄羅斯文化和俄語的朋友可能對一些俄羅斯傳統故事,如嚴寒老人,雪姑娘,還有古斯拉夫神話傳說中的“芭芭雅嘎”女巫有些認識。大多通過俄羅斯文化中心和一些俄語學習自媒體、俄羅斯文化書籍瞭解到的。對古羅斯的傳統、文化、東正教的認識與瞭解目前也是局限在俄羅斯文化愛好者,俄語學人的範圍內,當然,這種情況也在改善,通過俄羅斯文化中心的工作,組織各種文化藝術活動,還有俄語自媒體等在中國的傳播,越來越多的朋友對俄羅斯文化產生了興趣。但是對文化瞭解的深度還是有待提高。”

不過,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想瞭解他們的這個主要鄰國。中國流行的社交網絡上的專題頻道,以及各種雙邊活動和俄羅斯媒體的新聞報道,在介紹俄羅斯傳統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很多俄羅斯朋友通過B站,抖音和微信視頻號等平台開始進行各種自媒體工作,發各種視頻,進行介紹。有些用中文有些用俄文。這些播主對俄羅斯文化的傳播起到了很好的推廣作用,我身邊就有很多朋友收看他們的節目。在B站上的庫班做飯大叔修弗等,還有微信視頻號上來自聖彼得堡的馬克和他的朋友尼古拉等等。”

熱愛俄羅斯文化的朝先生說,在中國人瞭解俄羅斯文化方面,蘇聯時期專家赴華發揮了重要作用。

“因為中俄兩國真正大規模產生了豐富文化成果的交往嚴格來說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實施五年計劃,大批蘇聯專家赴華的時期,因此中國民間對俄羅斯的認知更多定格在工業化的蘇聯時期,而與之相伴的文化符號也大多更加現代,因此我個人認為,對於古羅斯和傳統俄羅斯社會,中國民間的瞭解情況還不是像對蘇聯和現代俄羅斯那樣有一個整體性和深刻的認知。”

朝先生指出,由於兩國間旅遊交流的增加,俄羅斯現在已經真正向中國人開放了。

“但也不能說中國民間真的就對俄羅斯的過去一無所知,得益於中俄之間旅遊和文化貿易的發展以及俄羅斯方面積極的宣傳,冰雪、木屋、掛毯、茶炊,梳著粗辮子和穿著布拉吉的金髮斯拉夫姑娘成了很多中國人對俄羅斯農村的第一印象,此外,得益於一些經典電影(比如《西伯利亞的理髮師》),俄羅斯傳統的節日、餐飲尤其在中國深入人心,伏特加、大列巴已經成了國民級美食。當然,這些對俄羅斯農村生活的認知還相對片面、符號化,相對來說更類似一種視覺奇觀,但這同時也是一個好的開始,借助這些文化符號,中國人民可以進一步地瞭解俄羅斯人那些傳統而富有意蘊的思想和生活哲學。”

俄文化部:中國期待與俄羅斯共同舉辦文化節
諸先生正在學習俄語。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他分享了他對俄羅斯鄉村的看法,他在俄羅斯生活時曾實地探訪了俄羅斯農村。

“近一百年以來,蘇聯人和俄羅斯人的形象在中國人心目中已經形成。中國人也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去瞭解俄羅斯和俄羅斯人。在我的認知中,俄羅斯農村是一個充滿著生活氣息和自然氣息的地方。作為一個在聖彼得堡生活的人,我曾經去過列寧格勒州的農村,我看見農村中居民數量不少,各種建築設施齊全,農村裡面房屋分布的範圍則比較集中,房屋相鄰得並不是很遠。房屋基本上都是木質的,看起來十分地有特色,顯得很原始也很環保。大多數中國人瞭解為數不多的俄羅斯民間傳說。我的俄羅斯同學喜歡和我分享俄羅斯民間傳說。比如俄羅斯小孩子害怕的芭芭雅嘎。這非常有趣。”

今天,隨著新冠疫情的好轉,遊客、學生和專業人士的定期交流恢復正常,中國人將有更多機會瞭解俄羅斯和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和傳統。不僅可以品嘗紅菜湯和在克里姆林宮牆邊拍照,還可以去俄羅斯鄉村,研究那裡的生活和傳統,參加民俗節慶活動,甚至選擇俄羅斯作為留學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