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背”:中國年輕人為何希望俄羅斯獲勝

“青年近衛軍Z”是一個位於北京的愛國主義俱樂部。它由中國首都的居民組成,他們對現代俄羅斯和其豐富的歷史,即蘇聯時代感興趣。他們熱愛蘇聯文化,一起看電影,聽俄語音樂,研究俄羅斯裝備和武器,討論來自前線的最新消息,並全心全意支持俄羅斯。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他們講述了為甚麼中國普通人在俄羅斯與西方的衝突中支持俄羅斯,他們為甚麼愛上俄羅斯,為甚麼俄羅斯聯邦不能被“取消”。
Sputnik

青年近衛軍

當你見到“青年近衛軍Z”的成員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年輕的面孔。 這不是蘇聯時代的老一輩人,原則上傾向於親俄立場。俱樂部主要由年輕人組成——他們還是學生。
俱樂部的一位成員韓先生告訴衛星通訊社,今天,許多中國年輕人支持俄羅斯。由於西方的侵略性擴張,美國試圖在所有領域,無論是文化還是技術,推行其進攻性戰略,俄羅斯和中國面臨著同樣的巨大壓力。他認為,在兩國的這個困難時期,俄羅斯已經變成了中國不可或缺的夥伴,它的親密朋友。多年來,共同的目標、共同的苦樂、共同的過去和對世界的共同理解,塑造了俄中關係。今天,當世界進入衝突的尖銳階段時,它已經變得很清楚——患難見真情。

他說:“我們,或者說許多中國人支持俄羅斯的理由首先是出於現實的國際形勢——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對中國正進行著極限施壓,在科技,國防,文化領域都實行一種進攻性的、咄咄逼人的政策,在這種情況下,從2014年甚至更早起同樣被西方打壓制裁的俄羅斯由於共同的境遇成為我們“背靠背”的有力夥伴——支持俄羅斯,維護兩國良好的夥伴關係不僅意味著中國可以將力量集中於一個戰略方向而避免遭到腹背受敵的境況,也意味著中俄可以在彼此擅長的領域上良好互補,支援彼此,這在當今的國際社會中是難得的。同時,中俄政府務實推進合作的政策也引領了中國民間支持俄羅斯的主旋律。”

歷史記憶在這裡也發揮了重要作用。蘇聯的過去,蘇聯對二戰共同勝利的貢獻,以及俄羅斯在中國經歷困難時的幫助,在這裡得到了很好的銘記。樹立起紀念碑,舉辦軍事愛國活動,研究歷史,尊重經驗和對世界文化的貢獻。所有這些至今都激勵著許多中國人。《喀秋莎》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在今天不僅僅是歌曲。韓先生說:

“同時,另一點原因也不能忽視——中國民間對蘇聯的記憶和尊敬仍然是一股不容小覷的浪潮。蘇聯與中國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友好合作與蘇聯文化在中國的傳播都是一代人的美好回憶,中國有個詞叫‘蘇聯情結‘,說的就是這種現象。《喀秋莎》、《山楂樹》、《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這些悠揚的旋律到今天都是中國民間的流行曲目(比方說,基本中國的任何一家歌廳都會有這幾首歌),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浴血奮戰和中國對日本的抗爭也有著強烈的情感共鳴,而蘇聯強盛的軍事文化也是今天許多人所津津樂道的話題(我們就是衷情於蘇聯軍事文化的愛好者),蘇聯曾經的紅色理想和由獨特意識形態帶來的激情也讓中國的許多年輕人感到振奮和鼓舞。”

俱樂部另一位成員蔣先生告訴衛星通訊社,對他來說,作為一個與俄羅斯接壤的黑龍江省人,俄羅斯是一個英雄的國家。他不能不從心底里支持俄羅斯今天的戰爭。畢竟,他是在俄羅斯文化中長大的。

他說:“中國與俄羅斯是友好的鄰邦和夥伴。尤其是對我這個在中國東北土生土長的黑龍江人來說,在過去的幾十年,曾經的社會主義領路人蘇聯多角度多方位地給予了我們極大的幫助。在我的家鄉伊春,我們與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比羅比詹市互相作為友好城市。除了這些和平年代的故事,中國與俄羅斯也同樣在上個世紀經歷過曠日持久的反法西斯戰爭。英勇的蘇聯人民抗擊德國侵略者的故事也曾不止一次地出現在我們的課本上,英勇的女狙擊手柳德米拉,誓死不從而英勇犧牲的卓婭,在斯大林格勒以一敵百的英雄巴普洛夫等這些英雄的形象在中國無一不深入人心。因此,我們不得不說俄羅斯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國度,光榮的斯拉夫人民從不畏懼任何挑戰。而對中國來說,持續了十四年的抗日戰爭,讓我們兩國之間感同身受。至今在中國黑龍江的省會城市哈爾濱的中心,仍矗立著一座蘇聯紅軍烈士紀念碑,以此紀念那些在遠東地區幫助中國打擊日本侵略者的蘇聯英雄們。而在進入新世紀以來,俄羅斯與它的人民在面對來自以西方為首的多方位制裁下,依然展現出了優秀的斯拉夫民族的卓越團結性,這使得長時間飽受西方制裁的中國人民也為之一振。在以後的時間里,我衷心地希望,中國人民與俄羅斯人民,能夠共同攜手一起,繼續團結一致,一起翻開兩國之間合作友好互助的新篇章。”

英雄的國家

中國人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支持。在特別軍事行動開始時,當西方實施第一輪制裁計劃時,中國人連忙購買俄羅斯產品,用人民幣支持俄羅斯經濟。隨後,當戰爭視頻在網絡上出現,中國的模型設計師們開始活躍起來。他們開始仔細複製帶有字母Z的俄羅斯裝備微型模型和特別行動英雄的塑像。隨後,人們對cosplay俄羅斯軍人和歷史重建的興趣越來越濃。
韓先生和蔣先生注意到了這一趨勢,並拍攝了一組照片,支持從民族主義營手中解放頓巴斯城市的俄羅斯軍隊。

韓先生表示:“在商討要拍攝這組照片時,我們首要的目標是滿足自己的愛好,對發生在2022年的這場戰爭做一個紀念和還原,就像新聞記者想去採訪並記錄熱點事件一樣。其次,是表達對俄羅斯軍隊的支持,從‘Z‘臂章和俄羅斯國旗上都能看出這一點。”

青年近衛軍Z
他們非常認真地選擇拍攝對象和地點。廢棄的建築與馬里烏波爾的鏡頭幾乎一模一樣,男孩們的制服上有聖喬治絲帶和具有標誌性的白臂章。在中國,這是和平的象徵。
韓先生談到為拍攝這組照片做準備時說:

“我們參照了很多戰場上的真實影像並努力做出了還原,包括攜行具,供敵我識別用的白布條,代表俄羅斯軍隊的聖喬治絲帶,以及有意還原著名的指揮官‘紅書包‘而背上的阿迪達斯背包,當然也還有很多細節限於種種原因未能還原,像被廣泛使用的RPG-26火箭筒,我們當時就沒能找到還原的模型。這些都是不小的遺憾。”

青年近衛軍Z
中國與俄羅斯將共同努力確保全球安全與穩定

兄弟鬩牆

韓先生認為,中國很清楚烏克蘭衝突的悲劇性。在他看來,這實際上就像一場內戰。弟弟被西方欺騙,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任由自己被利用,血流成河。因此,韓先生和蔣先生拍攝的這組照片被命名為“兄弟鬩牆”——一句來自《詩經》的中國成語,指代兩個直系親屬之間的爭鬥。

韓先生說:“而在拍攝中和拍攝後處理照片時,我們產生了更深的思考,我們一度把這組照片的文件夾命名為‘兄弟鬩牆’——一個中國用來表示兄弟之間內鬥的成語。雖然並非俄羅斯人或烏克蘭人,但身為局外的旁觀者和歷史愛好者,我們能體會到這場戰爭背後的無奈與悲傷,在我們看來,這場戰爭無異於蘇聯內戰,兩個最主要加盟的共和國——俄羅斯和烏克蘭,因為蘇聯的解體和北約的勢力侵犯,以及烏克蘭國內的極端民族主義力量,最終陷入了一場血戰當中,而兩國原本卻又是團結在一個旗幟下的兄弟,正因此,我們也想通過照片和文字傳達出對這場戰爭的複雜情感。”

然而,這個古老的諺語還有後話——“外御其侮”(意為“因外部威脅而奮起保衛")。也就是說,儘管相互敵對,但在真正的外部敵人面前,兄弟們會找到團結的力量。這意味著仍有希望。今天,俄羅斯真正的敵人眾所周知,它正試圖使俄羅斯遭受戰略失敗。

韓先生說:“表面來看,俄羅斯今天在對抗烏克蘭國內的新納粹主義,極端民族主義,但這只是表象,俄羅斯真正在對抗的是以美國為首,以北約軍事集團為主力的西方勢力對後蘇聯空間的侵犯,也是在努力捍衛自己作為一個大國和歷史上蘇聯最重要的加盟共和國所享有的緩衝空間。眾所周知,北約違背了對蘇聯末代領導人戈爾巴喬夫作出的‘不東擴‘的承諾,努力將蘇聯的前加盟國拉攏進自己的勢力範圍並依此對俄羅斯進行戰略包圍和威脅,在這一過程中,烏克蘭是最為典型的例子,2014年的‘廣場革命‘將合法選舉的政府推翻,右翼勢力掌控了國家政權,歐美篩選的各級官員填充了烏克蘭政府,烏克蘭武裝力量進一步北約化,從而將它更加推向戰爭深淵。綜上所述,俄羅斯今天的行為則是在危機下通過武力手段對西方的回應。我們也可以類比一下——如果俄羅斯控制了墨西哥政權,並慫恿它向美國討要德克薩斯州,美國會如何應對?把這些問題想清,俄羅斯在對抗甚麼就不難理解了。”

蔣先生非常認同他的朋友。在他看來,烏克蘭人民從來不希望發生這場戰爭,也不認為俄羅斯是他們的敵人。衝突的主要挑釁者——北約和基輔的新納粹政權將不得不為這場衝突負責。

他說:“2014年以來,烏克蘭極端勢力,以亞速營為首的烏克蘭民族陣線的新納粹分子們,在美國以及北約的暗中扶持慫恿下,鼓吹利用烏克蘭人民,從內部腐蝕,僵化烏克蘭政府體質,大肆鼓吹戰爭,從而釀成今天的惡果。對於此場戰爭,我相信熱愛和平的俄羅斯與烏克蘭人民,會是最大的犧牲者,而美國和北約集團,以及烏克蘭的新納粹主義分子們,勢必要對此承擔責任。對此,請轉達一名來自中國朋友的殷切期望,希望戰爭早日結束,還人民以和平。而歷史也會證明,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烏克蘭新納粹分子們,這些鼓吹戰爭的罪犯,人類和平的天敵,終將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被後人唾罵,而英勇的俄羅斯與烏克蘭人民們,在面對新一輪的挑戰下,應該共同攜手,團結一心,來爭取最後的勝利。”

俄羅斯不能被取消

兩位朋友認為,今天的西方正試圖“取消”俄羅斯,將其從所有地圖上抹去,忘記它對歷史和文化的貢獻。韓先生認為,這種“洗腦”對中國人不起作用。在這裡,他們仍然會享受俄羅斯給予中國的一切:無論是芭蕾舞還是僅僅是巧克力冰淇淋。韓先生解釋道:

“對俄羅斯的‘取消文化’讓人哭笑不得又顯得荒誕,俄羅斯是一個文化領域的強國,這個事實不言自明,對俄羅斯從貓咪到柴可夫斯基的‘取消’和對烏克蘭近乎瘋狂的‘聲援’無非是一種洗腦,目的在於用所有渠道告訴本國民眾‘俄羅斯是個壞蛋,所以該被取消’。但對我們來說,西方國家盡可以隨他們的性子‘取消’有關俄羅斯的一切,就讓俄羅斯的芭蕾舞團,紅旗歌舞團,讓俄羅斯的巧克力、香腸、冰淇淋、各色糖果更多到中國來吧,中國人願意以尊重和平等的態度享受俄羅斯的這些美好。”

他們相信,北約今天並不打算就此罷手。中國是下一個目標。其策略與在烏克蘭一樣:挑起一場局部衝突,然後試圖在經濟上擊垮對手。指責、恐嚇、排擠。

韓先生說:“美國對中國的行為實際上和對俄羅斯的行徑有非常多的相似處——比如都挑唆一個政權(在中國,是暫時還未統一和受美國影響極其深重的台灣省)對臨近大國進行挑釁,以將國家引入衝突,再借機制裁和消耗。美國無疑期望能在西太平洋遏制住中國的影響力,並借機圍堵中國的科技和製造業,鏟除這個膽敢挑戰它的對手,也因此,近年來中國在美國的形象又和當年的蘇聯重疊了,美國國內堪稱歇斯底里的反華浪潮和冷戰觀念就是這個現實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折射。”

正如他們自己所說,他們兩人只是無數支持俄羅斯進行反對霸權主義艱苦鬥爭的中國人中的一例。當西方國家陶醉於權力,在歐洲和亞太地區散布它的指令時,在中國,人們正忐忑地看著戰爭地圖,牢記歷史,清楚地瞭解哪裡有朋友,而哪裡潛伏著敵人。
俄安全會議:俄羅斯教育、文化、藝術界成為西方顛覆活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