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能否幫助立陶宛成為半導體製造大國?

維爾紐斯不放棄深化與台北的合作的嘗試。此前,立陶宛試圖靠攏台灣島的所有努力都是親美的虛張聲勢,有悖於常理。台灣在立陶宛這個波羅的海國家開設代表處的一年間,除了漂亮的照片外,沒能取得具體成果,但由於對北京採取咄咄逼人的立場,問題倒是增加了不少。然而,這並不妨礙立陶宛當局宣佈新的計劃。這一次,維爾紐斯和台北談到了在網絡安全領域的合作,以及在波羅的海地界上建立合資企業生產導體。
Sputnik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新聞(Sputnik)立陶宛分部的主編馬拉特·卡塞姆(Marat Kasem)目前遭到拉脫維亞當局背信棄義的非法拘留。早在去年7月他就指出,維爾紐斯和台北之間的合作實際上僅限於各種合照和公開聲明。即使是在立陶宛開設代表處後,雙方也沒有真正的協同動作。這位記者指出,在國內外政策明顯失敗的背景下,立陶宛當局憑借其冒險的舉動,試圖在西方同僚中撈取政治資本。今天,當全世界都在談論半導體行業的命運時,立陶宛當局也加入了這一潮流。
多媒體
衛星社立陶宛語網站的主編:立陶宛像是個“倒霉蛋”
上周訪問立陶宛的台灣數位發展部門負責人唐鳳(Audrey Tang)表示,台灣打算與立陶宛在網絡和互聯網安全方面進行合作。日前,立陶宛電子製造商Teltonika宣佈有意在本國建設半導體製造企業。預計企業將在台灣同行的支持下創建,並採用台灣技術,最早將於2027年開始運作。
立陶宛當局隨後宣佈該國打算成為半導體市場的大型參與者。台灣則承諾幫助這個波羅的海小國度過經濟衰退。在中國因維爾紐斯的侮辱行為而理所當然地削弱外交關係半徑後,立陶宛面臨經濟衰退。
立陶宛電子製造商Teltonika稱,決定於2027年投產是與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 合作計劃的一部分,該項目價值1400萬歐元,其中1000萬歐元由台灣合作夥伴提供。台灣早在2021年底時討論了與包括立陶宛在內的東歐國家合作生產微芯片的可能性。
兩岸時事評論員畢殿龍表示,立陶宛成為歐洲主要芯片供應商的計劃可能會失敗,因為該國可能只是缺乏產能,半導體製造成不了他們的經濟引擎。他在接受衛星通信社採訪時說:
“儘管立陶宛在美國的受益和縱容之下親台,但台灣當局為了避免立陶宛這類國家失望,或者鼓勵更多的國家這樣做,便推出了與立陶宛所謂的芯片合作計劃。不過由於立陶宛本身人口較少,綜合實力較弱,所以未必能夠將芯片發展為自己經濟的一個亮點。至於和台灣的合作項目能否順利進行,也要看立陶宛本身的勞動力和整體經濟基礎如何”
立陶宛外交部長加布里埃爾·蘭茨貝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表示,與台灣在半導體領域的合作具有歷史意義。雖然事實上台灣和立陶宛在芯片領域的合作是在幫助美國實施遏制中國的戰略。而其目標也很簡單——阻斷中國大陸與外部世界在芯片領域的聯繫,進而佔據主導地位。 然而,這種在白宮幾乎是襲擊性的做法仍像過去一樣被稱為“競爭”。
俄常駐日內瓦代表團呼籲聯合國專員關注馬拉特•卡謝姆的命運
然而,仍然很難想象參加又一次美國冒險行動會幫助立陶宛在某種程度上排擠中國。畢竟,對芯片生產來說,即使有行業龍頭的支持,波羅的海國家也得從零開始,而中國大陸已經是最大的製造國之一,且距離自給自足僅三步之遙,而這意味著大幅領先。
“實際上台灣與立陶宛展開芯片合作,也是為了配合美國在芯片行業圍堵中國,阻斷中國大陸和外界在芯片方面的合作與聯繫。只是這一企圖難以得逞,因為芯片領域的最大市場和終端市場均在大陸,同時大陸本身也在加速芯片產業發展,以最終完成芯片技術的突破”。
畢殿龍指出,在不久的將來,中國不僅能夠在芯片生產上實現自給自足,而且還可以開始更低的價格向世界其它國家供應。在此背景下,很難想象立陶宛成為半導體行業大國的計劃在原則上將如何實施:
“可能不久的將來,大陸在芯片領域不僅能夠自給自足,還能以更低的價格向世界其他國家供應芯片。在這一背景下,立陶宛計劃成為半導體行業主要參與者的計劃前景將難以實現,包括美國針對中國的芯片封鎖計劃也將難以達成”。
立陶宛經濟與創新部發佈新聞稿稱,工業技術研究所將與立陶宛電子製造商Teltonika共享技術,並幫助對工程師進行職業培訓。
除半導體交易外,還簽署了其它協議。立陶宛太陽能組件製造商SoliTek公司宣佈從台灣進出口銀行(Taiwan Eximbank)獲得800萬歐元的貸款,而生物技術初創公司Oxipit將從台杉投資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Taiwania Capital)獲得350萬歐元的投資。預計台灣將為從能源消費和電動汽車充電到家電和工業電子設備的應用提供技術。
媒體:立陶宛與台灣簽署價值1400萬歐元半導體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