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階段性人口減少不會嚴重影響經濟長遠可持續發展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1月17日電 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原副院長、知名國際問題和世界經濟問題專家王在邦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隨著中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階段性人口減少不會嚴重影響經濟長遠可持續發展。
Sputnik
中國國家統計局1月17日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年末中國全國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14117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當天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人口負增長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後的結果。2022年中國人口減少85萬人,主要是由於新出生人口在減少,與生育意願下降、婚育時間推遲等有關係,也與育齡婦女人口的減少有關係。
王在邦認為,2022年中國人口減少85萬人,首次出現負增長,應該屬於多因果。
他分析說,一方面,長期實行計劃生育特別是獨生子女政策後,導致生育人口大幅度減少,獨生子女政策的長期負面影響又沒有及時被發現,等到2016年放開二胎時為時已晚,這是改開以來中國發展戰略的一個失誤。其次,中國近20年改革開放成就很大,但是大規模城市化特別是房地產市場的畸形擴張,年輕生育人口的生活壓力急劇上升,大量適婚男女不願意結婚,已婚男女不敢生更不敢多生,人口問題又反映出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調控方面存在顧此失彼的現象,反映出戰略管理意識和能力明顯不足。 專家指出,中國最近疫情防控機制調整,全面放開後因新冠感染和與新冠感染相關死亡人數短期內有較大增長,但這個因素不會是長期因素,中國人口老齡化主要影響人口結構,影響人口增長的主要還是生育人口減少生育意願下降。
王在邦表示,中國人口下降將是一個漫長過程,具有階段性特徵,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也要從幾方面看。
他說,一是要看到人口是最重要的經濟要素,人口規模是影響經濟規模的首要因素。但是,人口素質也是影響經濟發展和規模的重要因素,因為人口素質直接關係到勞動生產率。當前出現的人口負增長可能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不會立刻表現出來。中國人口素質的提高也會部分彌補人口減少的影響。
二是人口政策的調整完善也將逐步顯現出來,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人口下降趨勢。例如可實行梯度獎勵等調節政策。
三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無人駕駛、人工智能等領域科技創新加快,能部分有效地緩解人口減少帶來的負面影響。
因此,王在邦認為,隨著中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階段性人口減少不會嚴重影響經濟長遠可持續發展。
中國國家統計局:2022年末中國人口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