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分析師、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名譽教授萊斯利·西貝克(Leslie Seebek)在出版物中說:“威懾需要恐嚇,可能這不僅對敵方具有意義,而且具有全部意義:今天的威懾是基於痛苦和破壞的威脅,而不僅僅是基於軍事失敗的威脅。”
與此同時,她指出,“威懾可能是出於軍事手段,但這也是一個重要的政治問題。”
西貝克表示:“將封鎖(敵方的)地區視為威懾,也許會將此事誤認為是軍事領域……而不是政治責任。”
她說,對敵人的威懾“更有可能發生在不方便澳大利亞國防軍行動的地區,而是深入不友好的領土。”
專家堅持說,除了導彈之外,澳大利亞還需要一種可以在短期、中期和長期使用的潛力——“導彈、戰略轟炸機和潛艇的綜合體”。
西貝克認為,即便是在懷疑美國人是否能夠向澳大利亞人提供核潛艇的背景下,澳大利亞政府仍然致力於與美國和英國建立美英澳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這構成了這種三方盎格魯-撒克遜夥伴關係的基礎。
分析師回憶說,3月,美英澳三方安全夥伴關係內部為期18個月的咨詢期將結束,將為澳大利亞國防部發佈一份國防分析報告。
澳大利亞出於自身安全的考慮,認為支持美國的任何軍事行動都是不可避免的,中國成為其潛在對手,美國通過聲明保護捍衛自身“獨立”的台灣來強烈挑釁中國。在過去幾年里,澳大利亞當局一直試圖抵制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增長,首先是在安全領域,並從美國大量採購大批各類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