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下午,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吹風會,請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圍繞新階段疫情防控、醫療資源準備和救治等情況與記者交流。
據中新網報道,針對當前中國是否低估新冠死亡人數,梁萬年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從公共衛生角度來看,在疫情流行和快速傳播期,很難準確判斷有多少病死率、死亡率,只有疫情週期過去後,才能比較精准地判斷。
梁萬年表示:“從公共衛生角度來看,只要疫情週期過去後,才能夠比較精准地判斷真正的病死率和死亡率大小,判斷一場疫情對人群的危害,特別是對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危害,其中死亡是一個的重要指標,中國專家團隊、中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這一塊。現階段應該把防重症、防病亡作為優先,這也是防控策略重點調整的一個體現,把防死亡放在一個非常優先的位置。”
中國國家衛健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介紹稱,目前全球對新冠死亡的判定標準主要分為兩大類。一大類是感染新冠病毒後核酸陽性,由於新冠病毒引發呼吸衰竭,直接導致死亡,判定為新冠死亡。那麼還有一類就是感染新冠病毒以後28天以內全口徑的死亡都計入新冠病毒的死亡。中國從2020年以來,我們一直採取死亡判定標準就是第一類的死亡判定標準。
焦雅輝表示:“中國一直堅持實事求是、公開透明的原則公開死亡和重症病例信息,未來將繼續秉持這一原則。中國公佈的死亡病例既有因為新冠死亡的,也有感染新冠病毒後因基礎疾病死亡的病例,自始至終都是堅持科學的死亡病例判定標準,而且也是同國際接軌的死亡病例判定標準。”
中國衛健委12月26日發佈公告,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自2023年1月8日起,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解除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採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甲類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再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規定的檢疫傳染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