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Wray)對美國國會議員稱,風險包括“中國政府可能會利用TikTok控制數百萬用戶的數據收集,或控制推薦算法,這可能被用於影響操作”。
他補充道,北京方面還可能利用TikTok “控制數百萬設備上的軟件”,使其有機會“從技術上損害”這些設備。
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副教授鄭安光評論稱,“該表態在沒有切實證據的情況下信口開河,妄下結論,給中國和中國企業安上莫須有的罪名,這是典型的冷戰思維。目的還是炒作‘中國威脅論’的‘冷飯’,同時也是為了美國出台進一步打壓中國相關產業和企業的政策張目。”
而就在本週,11月1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巴釐島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晤。這是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以來,中美兩國元首舉行的首次面對面會談,雙方釋放了相對友好的信號。會晤期間,習近平指出,中美關係不應該是你輸我贏、你興我衰的零和博弈,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對彼此是機遇而非挑戰。拜登則表示,一個穩定和發展的中國符合美國和世界的利益。美方無意尋求同中國“脫鈎”,無意阻撓中國經濟發展,無意圍堵中國。
隨後,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表示,兩國元首都重視中美關係的世界性意義,都強調確立中美關係指導原則的重要性,都希望推動雙邊關係止跌回穩,都同意加強溝通交流、推進務實合作。這為今後一個時期中美關係的發展明確了方向,將有利於推動兩國關係逐步重回健康穩定的正軌。
而考慮到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針對Tik Tok的表態,鄭安光副院長認為,這不符合中美兩國領導人巴釐島會晤達成的最新共識,是在刻意製造中美激烈競爭的緊張氛圍。
他說:“這反映出美國國內有部分人並不願意中美關係走向緩和與穩定。製造中美關係緊張氛圍、炒作中國對美國的所謂‘系統性挑戰’是他們撈取政治資本常用手段。”
鄭安光強調,相關指控從來沒有切實的證據,基本都是杯弓蛇影式的誤解或有意抹黑。他說:“拿安全問題做文章的目的是為美國打壓中國相關企業的合法發展與經營做幌子、找藉口,同時也是為了誤導輿論,抹黑中國形象。”
據悉,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和TikTok已經進行了數月的談判,旨在達成一項國家安全協議,以保護TikTok超過1億用戶的數據。TikTok首席運營官瓦妮莎·帕帕斯(Vanessa Pappas)今年9月對美國國會表示,TikTok正在“與美國政府就進一步保護美國用戶數據、充分解決美國國家安全利益達成最終協議方面取得進展”。
近年來,美國多次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由打壓中國企業。2019年5月,美國商務部以國家安全為由,將華為公司及其70家附屬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2020年12月,美商務部將中芯國際等59家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曾於2020年8月簽署了針對TikTok和微信的行政令,稱將在45天後,即從2020年9月20日開始,將微信和TikTok從美國應用商店下架,理由是擔心它們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但此後這項禁令因種種限制並未真正生效。美國總統拜登於2021年年6月9日撤銷了特朗普時期的這項行政命令。此後,美國商務部採取了“嚴格的、基於證據的分析來評估和解決外國運營的應用程序帶來的風險”。
TikTok廣受全球年輕人的喜愛。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數據表明,TikTok積極且成功地“攔截了”元宇宙(Meta)公司平台的年輕用戶。截至今年8月,TikTok在美國少年中比美國本土的Instagram和Snapchat更受歡迎。此外, 新冠疫情(Covid-19)把年齡更大的一代人也吸引到了TikTok上。在此背景下,美國IT業的一些代表和政治活動家們對TikTok的快速增長“表示擔憂”。他們稱,TikTok可能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委員布倫丹·卡爾(Brendan Carr)今年6月以所謂“TikTok秘密收集數據”為由呼籲蘋果和谷歌將其從應用商店中刪除。
關於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稱TikTok在美國的運營引發了國家安全擔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1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散布虛假信息,並以此為藉口打壓中方有關企業,已經成為美方的慣常做法。中方對此堅決反對,我們希望美方採取更加負責任的切實的方式,切實尊重和遵守公平、開放和非歧視的國際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