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家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中俄貿易額的大幅增長是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不斷深化、國際地緣政治巨變的具體表現。未來,兩國經貿合作會進一步擴大,範圍會更廣、領域會更寬、質量會更高、水平會進一步提升。
根據統計,2022年1月至9月,中俄貿易額為1360.89億美元,同比增長32.5 %。其中,中國對俄出口522.44億美元,增長10.3 %;中國自俄進口838.45億美元,增長51.6%。統計顯示,9月當月,中俄貿易額為186.55億美元。其中,中國對俄出口79.99億美元,中國自俄進口106.56億美元。
中俄經貿合作成果豐碩,中國連續12年穩居俄羅斯第一大貿易夥伴國。據中國海關總署1月14日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中俄貿易額同比增長35.8%,達到1468.87億美元。黑龍江大學中俄全面戰略協作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首席專家馬友君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中俄貿易額近些年來一直處於增長態勢,在世界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兩國貿易之所以實現大幅度增長,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這是中國推進‘一帶一路’的具體體現。中共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進一步推進‘一帶一路’重大戰略決策,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不僅是時代的要求,也是為沿線國家提供國際合作的重要平台。第二,疫情雖然讓世界經濟陷入嚴重的停滯狀態,但對中國的影響不大。中俄貿易大幅增長表現出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也是中國經濟實力的體現。第三,自今年2月份以來,整個歐洲出現了地緣政治的巨變。美國插手歐洲事務,導致歐洲出現了極度的混亂。俄羅斯與歐洲國家的合作基本陷入停滯。在這種情況下,俄方擴大與中國的合作是俄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第四,這是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不斷深化的結果,也是中俄重大合作項目進展順利的體現。中俄合作不僅有發展前景、發展潛力,而且有堅固支撐。”
今年2月4日,中俄兩國領導人在北京舉行會談後,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確定了俄中兩國貿易增長的新目標——達到一年2500億美元。佩斯科夫指出,如果考慮目前雙邊關係發展的走勢,2500億美元的目標完全是可實現的。
對此,馬友君專家表示贊同。他指出,按照目前的發展態勢,上述目標非常有可能實現。馬友君強調,中俄經貿合作正是中共二十大報告中關於未來發展路線的具體體現,即加強與外界的合作,通過合作加深與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提升貿易規模和水平,擴展貿易合作的領域。
能源合作一直是中俄兩國務實合作中分量最重、成果最多、範圍最廣的領域,也是兩國經貿合作的“壓艙石”。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21年,中國自俄進口能源產品3342.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7.4%,佔當年中國自俄進口總值的65.3%。俄羅斯穩居中國第一大能源進口來源國,保持第二大原油進口來源國、第一大電力進口來源國地位。馬友君表示,除了能源之外,中俄還在農業、科技、體育領域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兩國經貿合作對於提升和充實戰略協作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他說:“第一,出口能源是俄羅斯未來支撐經濟的重要方向,而中國的能源需求是剛性的,因此,能源合作將是未來兩國合作的重要領域。第二是農業合作。由於烏克蘭危機導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尤其是糧食價格上漲,這就對中國的糧食安全提出了挑戰。加強中俄農業合作不僅僅是保證中國糧食安全的重要步驟,也是支撐俄羅斯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隨著兩國農業合作的資金投入、科技投入增加,兩國農業將合作擁有廣闊的前景。第三。中俄科技合作是兩國共同的訴求,它不僅是中國支撐經濟發展的重要依託,也是俄羅斯發展經濟的重要方向。第四,2022—2023年是中俄體育交流年,這為中俄兩國未來的體育合作提供了廣闊的機遇。”
俄羅斯駐華商務代表阿列克謝•達赫諾夫斯基8月5日表示,俄羅斯和中國今年的雙邊貿易額或達1850-1900億美元,在供應鏈斷裂的情況下,中國作為俄羅斯貿易夥伴的作用正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