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西方的制裁政策正是基於自信西方在技術、經濟、金融和銀行基礎設施領域具有優勢。西方認為它的壓力不會被對稱的方式抵消。這種哲學對中國來說是陌生的,因此不對稱反應的策略首先出現。在 20 大之後將由中國的政治家和經濟學家制定此類戰略。他們將在瞭解參與反華制裁的特定國家的需求的基礎上,尋找機會以不對稱的措施應對來自這些國家的壓力。他們必須讓這些國家相信,對中國施壓能夠對他們自己造成報復性損害。”
“中國強調人類命運共同體,對此提出三大倡議,即‘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截至目前,中國已經與149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整體合作態勢向好。而且中國產能豐富,資金相對比較充裕,作為基建狂魔,與世界各國都有很多可以合作的領域。美國和其他國家若想將中國排除在世界產業鏈和供應鏈體系之外,是不符合整個時代發展需要的。而且除亞非拉地區外,‘一帶一路’合作也惠及發達國家。即使有些國家未與中國簽訂協議,但雙方也有開展合作,比如美國通用電氣和絲路基金就有聯合投資項目。應該說‘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潛力巨大,意義非凡。”
“全球發展倡議是習主席在去年的聯合國大會上提出的,重點是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倡議,其中消除貧困是議程涵蓋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一。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疫情以及俄烏衝突的背景下,可持續發展遇到很大的困難。中國提出全球發展倡議,構建全球發展夥伴關係和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包括推進在聯合國框架下的活動,得到了很多國家的積極響應。這種通過全球合作的模式,與‘一帶一路’也是遙相呼應。而全球安全倡議則聚焦於當今時代的兩大問題,即和平與發展。中方提出這三大倡議,是為了真正推動全球化發展,促進各國實現合作。只要美國等一些國家不搗亂,我們相信人類的前景還是會很美好的。”
“中國領導人在大會上所說的一切都是基於非常有力的論據,這些論據的基礎是有意識、平穩和有目的的向前推進而取得的巨大成功。這種推進只能獲得更大的動力。中國將以強大的海軍、航母、新型武器和高超音速武器抵制西方的霸權主義和保護主義。它有新的實力來抵抗西方試圖對它施加的壓力。在這些條件下,中國將繼續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加大活動力度,更頻繁地訴諸‘軟實力’;同時呼籲西方的霸權主義和保護主義是片面的,必須摒棄。中方將積極向合作夥伴提供多邊主義務實理念。如果說美國是在建立從屬於他們的集團和聯盟,那麼中國則要求形成各種權力中心。這無疑會給出看得見的結果。中國和俄羅斯需要共同行動,這是客觀要求,因為美國和北約是在通過統一戰線對俄羅斯和包括中國在內的合作夥伴施加混合影響。中俄都希望和平相處,都尊重其他國家的正當利益,戰略上的相似性使兩國成為對抗西方霸權主義和保護主義的天然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