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的一份報告顯示,到 2050 年世界上 80% 的青年將生活在非洲。因此70% 的非洲年輕人的看法讓中國公司在未來很多年在非洲大陸擁有巨大的信譽。據受訪者稱,中國目前正在非洲實施昂貴的基礎設施項目,為當地居民提供現代、負擔得起的產品和就業機會。
中國支援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全球化與中國現代化問題研究所所長王志民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就此評論道,非洲人對中國的這種態度有其深刻的歷史原因。王志民所長解釋說:“中非合作是‘南南合作’的一個典範,非洲與中國的合作相較其他國家也是最好的,無論是在貿易還是投資領域。而且非洲國家與中國同為發展中國家,有著共同的歷史遭遇和發展需求。自從新中國成立後,中非關係一直保持友好,很多非洲官員對中國都有著很深的感情。”
在整個非洲大陸,大多數非洲年輕人對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持積極態度。調查結果顯示,在中國企業最活躍的國家,支持度甚至還要高。例如,在尼日利亞,中國人的活動得到了 90% 的積極評價,在馬拉維——95%,在盧旺達——97%。
中國不強加政治條件
王志民專家指出,中非合作從來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或政治壓力,這對建立如此熱情友好的睦鄰關係起到了獨特的作用。王志民所長說:
“我認為,政治、經貿和人文交流合作是相互推動的。當前中非之間的人文交流非常頻繁,非洲在中國的留學生數量不少,包括埃塞俄比亞前總統特肖梅也曾就讀北京大學。另外,中國和非洲都有過被殖民的歷史遭遇,相似的經歷也拉近了雙方人民的感情距離。而且中國一貫主張國家無論大小、貧富、強弱一律平等,強調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方對非洲的合作和援助從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同時還能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解決就業等民生問題,包括中國在非洲的醫療隊也非常受歡迎。再加上中國文化具有包容性,即使是當地的普通服務人員也能得到尊重。所以非洲人民對中國的印象越來越好。”
依靠政治條件進入非洲大陸的嘗試注定要失敗。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最近的非洲之行就證明瞭這一點。南非外長娜萊迪·潘多爾在會談時表示,非洲大陸國家受到壓力,而美國最近呼籲非洲對抗俄羅斯和中國的倡議具有侵略性和侮辱性。
娜萊迪·潘多爾將美國眾議院通過的“打擊俄羅斯在非惡意活動”法案描述為“史無前例”。根據該法案,“對不願在俄羅斯與烏克蘭衝突問題上與華盛頓站在一起的國家採取懲罰性措施”。
自世紀之交以來美國及其公司幾乎沒有出現在非洲,除了一些轟動性的援助計劃,如巴拉克·奧巴馬的“電力非洲倡議”。正如南非伊奇科維茨基金會創始人伊沃爾·伊奇科維茨所說,就實際投資而言,美國的角色“微不足道”。
中方說到做到
儘管對第三世界國家的援助非常昂貴且需要長期承諾,但中國對非洲的外國直接投資連續多年保持增長。根據“中非研究計劃”的數據,儘管爆發了大流行,但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從2003年的7500萬美元增長到2019年的27億美元,到2020年這一數字已經達到42億美元。到2020年底中國對非洲國家的投資達到430億美元。這記錄在了2021年11月出版的《新時代的中非合作》白皮書中。
王志民專家表示,今天的中非經貿優勢互補。他說:“當前中非經貿互補性很強,與非洲加強貿易往來有助於中國經濟結構的優化。中國有成熟適用的技術和裝備、相對充足的資金,而非洲國家人力和自然資源優勢明顯,兩者優勢互補。另外,與西方國家在非洲掠奪式的發展方式不同,中非合作是建立在平等基礎之上。”
反過來,非洲國家也在增加對中國的出口,有助於優化中國的經濟結構。中國海關數據顯示,去年中國與非洲的貿易額增長 35%,達到創紀錄的2540 億美元,而非洲進口額飆升至 1060 億美元。
為支持非洲出口,8月底中國全面取消了從中非共和國、乍得、吉布提、厄立特里亞、幾內亞、莫桑比克、盧旺達、蘇丹和多哥進口商品的98%關稅。提供市場准入也是中國增加從非洲進口農產品計劃的一部分。
王志民專家說:“目前中國以進口非洲的農產品、初加工產品和礦產品為主,這些都是中國市場需求的產品,所以降低關稅將有利於推動中非貿易的進一步深化合作。”
在中國的援助下,在非洲國家共建設了6000多公里的鐵路和同等數量的高速公路、約20個港口和80多個大型電站,包括太陽能電站——地區綠色發展合作項目之一。130多家醫療機構、45個體育場館和170所學校相繼建成投入使用。這些項目無疑都在非洲國家的工業化和經濟轉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