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台灣海軍只有一艘能搭載直升機的船塢登陸艦,這是一艘1970年代建造的美國的“安克雷奇”級船塢登陸艦,已於1990年代轉交給台灣。此外,島上還有兩艘老式的美國紐波特級坦克登陸艦。
一些美國在1940年代建造的登陸艇仍可被用作運輸船。 四艘新艦每艘可搭載兩架直升機和兩艘氣墊船,不僅將取代台灣海軍目前的兩棲力量,而且還大大提高兩棲攻擊能力。台灣將能夠在沒有裝備的海岸地區使用大量登陸部隊完成登陸,而艦隊向偏遠島嶼的補給能力和增加駐軍的能力也將大大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與其他國家的同類艦艇不同,“玉山”號擁有自己的強大武器,包括“海劍”中程防空導彈系統和“雄風”2型反艦導彈,以及76毫米自行防空火炮系統和Phalanx防空火炮系統。 因此,這艘船的設計目的是參加與同等兵力或兵力佔優敵人的全面軍事衝突,屆時將使用所有類型的海軍武器。也許,它的主要任務之一可能是確保台灣海峽或南中國海諸多小島嶼的戰鬥。
通過這艘船能夠快速將重型武器轉移到島嶼上,包括火炮和防空系統,並為駐軍提供補給。同時,即使護衛艦被敵方攻擊失去防護能力,玉山艦也能進行自衛。
未解決的問題仍然是這些技術先進且價格昂貴的船隻如何適應台灣當前針對可能的大陸入侵實行的不對稱防禦戰略。在該戰略的框架內,重點是海軍的輕型部隊、水雷武器、岸防導彈系統、無人機以及地面部隊換裝。
與此同時,台灣人似乎也意識到,鑒於大陸在航空和反艦導彈等遠程殺傷武器方面的優勢,保護台灣海軍的大型水面艦艇仍然很困難。換句話說,玉山艦在和平時期和低強度衝突時期可能非常有用。但在全面戰爭的情況下,這些船隻可能會迅速被消滅,儘管它們擁有相對強大的武器。
可能的解釋是台灣軍方代表在決策方面的惰性、軍工聯合體的遊說以及加強台灣海軍對外威望的願望。如果發生軍事衝突,這種造船政策的做法可能會讓台灣人付出沈重的代價。
*作者觀點並不代表編輯部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