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台海問題,岸信夫說,“考慮到中國似乎不放棄對台灣動用武力的可能性,也在缺乏透明度的情況下,試圖廣泛而迅速地強化軍事力量”,將對此保持警戒。他闡明,日本須以從根本上強化防衛力量為目標,確保必要的國防預算,同時不偏離作為和平國家的道路,持續進行所有必要努力,“確信能(借此)粉碎試圖無視規範的意志”。
談及岸信夫發表上述表態的目的,遼寧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陳洋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分析:“岸信夫涉及台海、中俄關係的表態一方面是為了回應、牽制中俄,更多的是為了向日本國內展示自身對中俄的‘強硬’。今年5月下旬,中俄兩國空軍在日本海、東海和西太平洋海域上空進行聯合空中戰略巡航,令日本方面頗為緊張。此外,中國遼寧艦航母編隊不久前赴西太平洋進行遠洋訓練,並進行艦載機起降訓練等,也令日本方面十分擔憂。”
“另一方面,‘香會’是地區安保防務合作的重要平台,岸信夫也是為了繼續借炒作俄烏衝突來推進‘危機敘事’,為日本國內加強軍備力量營造合理性。同時,通過將中俄兩國捆綁和妖魔化,進而在地區內推動實現陣營對抗,以此緊密配合美國的戰略部署。”
他說:“日本曾是二戰侵略國,且至今為止並沒有對曾經的侵略戰爭進行深刻徹底的反思,特別是近年來,一些日本政客頻頻叫囂發展軍力、突破和平憲法限制等,引起東北亞地區國家的高度關注與不安。因此,若日本提高防衛能力,無疑將增強其與東北亞國家在歷史、領土等問題上對抗的底氣,進而加劇日本與周邊鄰國的衝突摩擦風險,以及東北亞地區的緊張態勢,軍國主義的幽靈或將再次在日本上空漂浮。”
“而對於印太局勢而言,日本提高防衛能力將使其能更好地配合美國的戰略部署,考慮到近年來日本甘願充當美國的戰略附庸、遏華‘急先鋒’,這也意味著日本增強防衛能力或將不利於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形勢,或將導致冷戰思維和陣營對抗的思潮在亞太地區再度泛起,進而衝擊地區的和平穩定形勢。”
他說:“比如,韓國、朝鮮以及東南亞等一些曾在歷史上遭受日本侵略的國家,或將以應對‘日本威脅’為由,來提升本國的防衛能力建設。如此一來,亞太地區將迎來新一輪的軍備競賽,而‘相互攀比’的軍備競賽,將激起一些國家的保守勢力、鷹派勢力的囂張氣燄。”
他說:“時下,日本仍遭受新冠疫情衝擊,日元創下歷史性貶值、日本物價更是連續上漲,日本政府在此背景下若能執意將有限資金用於提升防衛能力建設,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日本民眾的生活和福祉,而且也將阻滯日本的疫後經濟的長期復蘇與發展。這將是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