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美國的新倡議可能會冒犯東盟?

美國對東盟的關注度增長平均到每個成員國只有1500萬美元。打著安全援助的幌子,美國海岸警衛隊將在東南亞和大洋洲部署一艘艦艇。用支持東盟換取反俄制裁是華盛頓峰會的目的之一。
Sputnik
在5月12日至13日舉行的東盟-美國峰會上,白宮宣佈了價值1.5億美元的合作計劃。倡議涵蓋清潔能源、海上安全、教育和醫療保健領域。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高級政府官員週四對西方媒體記者表示,這反映了美國政府認識到有必要加強在東南亞的博弈,並在這一框架內與東盟開展更緊密的合作。與此同時,美國將東盟空間視為與中國進行戰略競爭的重要平台。
美國將向每個東盟成員國划撥1500萬美元合作資金。而在去年11月的中國-東盟峰會上,北京宣佈準備在未來三年向東盟國家提供額外15億美元的援助,以抗擊疫情和恢復經濟。為支持這一倡議,中國正向東盟國家的優質產品更廣泛地開放市場。此外,中國在這次峰會上還宣佈,未來五年內將力求從東盟國家購買價值1500億美元的農產品。
美國則早在此次峰會之前就表示,他們的“印太經濟框架”計劃預計將不僅涵蓋日本和韓國,還將覆蓋東盟國家,但並不包括對其擴大市場准入。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東盟中心專家、歷史學博士維克托•蘇姆斯基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美國痴迷於地緣政治優先事項,而不是進一步推進現代化和發展問題,而後者對東盟而言至關重要:

蘇姆斯基:美國不關注東盟的具體發展需求,包括重振經濟,將經濟形勢恢復至疫前水平。這個目標很難實現,但與中國不同,美國甚至沒有與東盟討論如何為亞洲經濟注入新的活力。專家蘇姆斯基認為,無論是從東盟的需求角度來看,還是與美國為烏克蘭提供的數十億美元抗俄資金相比,1.5億美元的撥款都少得可憐。

首先是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當然還有對華立場。毫無疑問,召開峰會首先就是為了這一目的。

蘇姆斯基:如果美國領導人想當面嘲諷東盟代表,那麼想不出甚麼比他們宣佈的合作計劃更好的了。此外,東盟領導人也不是很想去華盛頓。峰會原定於3月底舉行,但因為各種似是而非的藉口推遲了,據稱是一些東南亞國家元首因為工作計劃而無法協調時間。但現在他們去了華盛頓,聽到了美國的真實意圖。顯然美國人仍然打算向東盟施壓,以便他們採取在美國看來正確的立場。

預計1.5億美元中的6000萬將用於海上安全領域的合作。這筆資金將由美國海岸警衛隊使用,其中包括向東南亞和大洋洲派出一艘艦艇,以保障安全。白宮表示,部署在該地區的船隻將參與“聯合海上行動”,特別是打擊海上偷漁和保護至關重要的海上基礎設施。與此同時,不排除美國可能會打著幫助東盟國家確保海上安全的幌子,製造另一種挑起南海緊張局勢的機制。
中國在東盟-美國峰會前夕警告美國不要進行這種地緣政治博弈。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警告說:“美國更不能打著合作的幌子搞選邊站隊,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玩火。”

中國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廣西民族大學中國-東盟海上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葛紅亮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稱,此番表態反映中方擔憂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政策不利於穩定、合作和一體化進程。

葛紅亮:早期習近平主席在訪問東南亞期間曾發表演講,表示美國作為域外大國,在地區事務上應當發揮建設性的促進作用。包括東盟也談到過類似的觀點,即無論是美國還是其他國家在地區構建的合作框架應該更加具有包容性、開放性和公平性。 拜登政府上台後繼承印太戰略,採取了諸多不利於地區穩定和合作一體化的舉措。比如建立美日印澳、美英澳機制,打造具有對抗競賽性的小圈子。同時又極力推動印太經濟框架的構建,以確保在工業4.0時代美國仍然能夠在全球價值鏈上佔據主導地位。從地區發展的角度來看,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但是總體態勢良好。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一系列政策極有可能帶來經濟領域的進一步分化或失衡,對於地區經濟的開放穩定發展顯然非常不利。

專家指出,與美國不同,中國與東盟的合作是互利共贏的,且著眼於地區的長期穩定。

葛紅亮: 中國與東盟推動簽署RCEP協定,展開了很多相關理念的合作,說明雙方目標是一致的,地區的安全、穩定、開放和繁榮是大家共同的訴求。基於這一觀點,我們可以看到東盟的立場一是不選邊站,二是堅持以東盟為中心。而且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安全方面提出的合作構想或者協議,如果與東盟的印太展望理念不一致,就有可能讓東盟國家感到無所適從。比如印尼和馬來西亞對於AUKUS的態度都比較激烈,關於美國所推動的印太經濟框架,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雖然表示希望更多東盟國家參與其中,但是也明確稱希望該框架具有包容性和開放性,而不是形成一個圈子或者具有對抗性。

美國明白在與東盟合作方面沒有中國有優勢。尤其是中國與東盟一直是彼此的主要貿易夥伴,儘管受疫情影響,雙邊貿易額仍在穩步增長。因此華盛頓峰會看起來更像是一場針對東盟的公關活動。
東盟內部矛盾不妨礙同緬甸軍政府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