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在週一晚些時候的新聞發佈會上反駁了有關印度從俄羅斯購買能源的問題。他表示,重點應該放在歐洲,而不是印度。他強調:“我們這個月的總採購量可能少於歐洲一個下午的採購量。”
據悉,在西方對俄羅斯實體實施制裁後,印度自 2 月下旬烏克蘭問題爆發以來已購買了至少 1300 萬桶俄羅斯原油。數據顯示,相比之下,去年印度全年從俄羅斯採購的原油約為 1600 萬桶。
一位美國官員補充說,“我們沒有要求印度做任何特別的事情。” 這位官員說,在“非常坦誠的談話”之後,“印度將做出自己的判斷”。
成都世通研究院執行院長龍興春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美國對印度的要求完全沒有道理。印度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不是美國的“小弟”,印度不需要由美國人指導怎麼做才符合自己的國家利益。
他說:“就像蘇傑生外長所講的一樣,連美國自己都在從俄羅斯買石油,歐洲更是在從俄羅斯買石油和天然氣,美國沒有理由讓印度不要買。美印關係雖然有合作的層面,但是印度不是澳大利亞、不是加拿大、不是英國、也不是日本。印度是有自尊的、有歷史的、很驕傲的國家。美國必須尊重印度,不能把它的意志強加印度。”
龍興春院長進一步表示,印度之所以有“底氣”拒絕跟隨美國的立場制裁俄羅斯更重要的原因是印度充分意識到它對美國而言的重要性。
他說:“印度意識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社會目前在跟俄羅斯對抗、跟中國對抗,所以他們沒有精力再跟印度對抗。此外,印度清楚地知道,西方現在首先是要解決俄羅斯的問題,之後最優先的目標是對付中國,而美國要在亞太地區抗衡中國就需要拉攏印度。所以,基於以上的判斷,印度很清楚美國雖然威脅要制裁印度,但是最終不會制裁它。”
據《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總理李顯龍3月底至4月初訪美時,於4月1日出席與《華爾街日報》編輯部對話會。他表示,烏克蘭危機對亞洲各種事態發展帶來眾多影響。一些輕率之人就談到亞洲正形成一種類似北約的情況,但亞洲是截然不同的。烏克蘭危機將許多事情複雜化,包括中美關係。美國問中國為甚麼不和他們站在同一陣線。我們必須非常小心處理,不要順理成章地把烏克蘭問題定義為中國已經站在錯誤的一邊,讓這個問題變成一個民主主義與專制主義之間的鬥爭。
龍興春院長指出,正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所說,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現在以意識形態和所謂的民主“畫線”,分裂這個世界,試圖要把烏克蘭危機定義為民主跟專制的對抗,這是不符合事實的。雖然美西方國家認為印度與他們共享價值觀,但這次印度的反應充分說明,在印方看來,烏克蘭問題跟民主專制沒有關係。
他強調,中國、印度、俄羅斯是金磚國家的成員,長久以來一直都有密切合作,而在烏克蘭問題爆發之後,中俄印更可以利用金磚國家的機制增加合作,並聯合其他金磚國家一起站出來,反對美國主導的“選邊站”,防止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把世界拖入新冷戰。
他說:“不僅是中國、印度,包括巴西、南非在烏克蘭問題上都有共同的立場。南非總統已經公開表達了,北約東擴是烏克蘭問題的導火索,巴西也是持有基本相同的觀點。這實際上表現出西方國家跟新興國家之間的矛盾,西方國家想維持原來的秩序為自己服務,但是新興國家崛起肯定要對於對國際格局、國際秩序做一些相應的調整。在全球層面,中俄印可以和巴西、南非一起在金磚國家的機制下擴大合作,並帶領更多的國家在烏克蘭問題上拒絕‘選邊站’,讓其他國家可以更有底氣站出來,包括阿拉伯國家、非洲國家和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之前表示,搞集團對抗、謀求絕對安全恰恰會導致最不安全的後果。烏克蘭應當成為東西方溝通的橋梁,而不應當成為大國博弈的前沿。歐洲各國應當努力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地區安全架構,而不是重划東西對抗的分界線。美國和北約應當同俄羅斯開展對話,而不是再打一場新冷戰。中方的立場同大多數國家的願望相一致。我們反對針對中方的無端指責和猜忌,更不接受任何施壓與脅迫。時間將證明,中方的主張是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