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新辦24日舉行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發佈會。在回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擴內需、穩增長方面有哪些考慮時,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回應稱,中國現在仍然處於城市快速發展的階段,城鎮的人口規模、家庭數量仍在持續增加。目前,每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口超過1100萬,住房的剛性需求比較旺盛。
他指出,今年要保持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調控政策的精准性協調性。繼續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保障住房的剛需,同時滿足合理的改善性需求,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努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同時,推進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是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國發院城市與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況偉大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說,這意味著中國房地產市場今年將保持總體平穩運行,住建部將促進房地產業實現健康發展。
他說:“中國房地產市場目前來講還需要很大的發展,並不是說房地產業已經到頭了。實際上,中國的房地產業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只不過是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例如,房價過高、金融風險過大,所以我們還是要強調長效機制,還是要強調良性循環、可持續發展。”
而關於2022年的總體考慮,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則指出,毫不動搖地堅持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工具和手段,加強預期引導,因城施策。
他說:“一是保持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把城市的主體責任和省級政府的監督責任落實好,保障剛性住房需求,滿足合理的改善性住房需求,繼續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二是增強調控政策的協調性和精准性。重點是做到3個‘加強’:一是加強土地、金融和市場監管等政策的協同,二是加強部、省、市的調控聯動,三是加強對城市‘一城一策’政策的指導和監督。”
倪虹副部長特別強調,要堅決有力處置個別房地產企業因債務違約所引發的房地產項目逾期交付風險。這項工作是以“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為首要目標,以法治化、市場化為原則,壓實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屬地政府管理責任,維護社會穩定,維護購房群眾合法權益。
中國個別房地產企業在2021年出現了一些資金及運營壓力,導致建設項目停工或交付逾期。中國房地產巨頭恆大集團曾在去年9月14日向香港交易所提交公告,證實集團過去3個月物業銷售成績持續惡化,旗下兩公司償付違約,已聘請財務顧問研究解決方案。不過今年2月6日,恆大舉行了2022年保交樓新年開工動員大會。會上提出今年要交樓約7000萬平方米、60萬套的目標,這相當於恆大所有保交樓項目中有近50%要在年內完成交付。
況偉大表示,上述問題的出現是由於過去中國對房產開發融資貸款的風險控制不是很嚴,對此,中國政府已經採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他舉例說:“中國在2020年出台了房企融資‘三道紅線’,在土地出讓問題上更加穩健,杜絕閒置的土地。
據瞭解,2020 年 8 月 20 日,中國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聯合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 包括碧桂園、中國恆大、萬科、融創等12 家房企參與,提出在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基礎上,形成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具體標準涵蓋“三道紅線:剔除預收賬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
根據觸線情況,房地產企業被分為“紅、橙、黃、綠”四檔;三條紅線全部觸碰,為紅色檔,有息負債不得增加;觸碰兩條紅線,為橙色檔,有息負債 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 5%;觸碰一條紅線,為黃色檔,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長不超過 10%;全部達標,為綠色檔,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15%。
況偉大還對接下來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提出建議:“首先,進一步規範存量的房地產市場,包括交易市場、經紀人市場。其次,房地產服務市場和相關咨詢機構的從業人員需要更專業的培訓、物業管理也需要極大的提高。再者,有關房地產金融方面的服務,包括公積金制度等還需進行一些改革。通過更好的金融服務來解決房產市場在發展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
去年12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表示,房地產企業間的項目並購是房地產行業化解風險、實現出清最有效的市場化手段。中國央行、銀保監會出台了《關於做好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項目並購金融服務的通知》,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做好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項目並購的金融支持和服務。
鄒瀾認為,從長遠看,通過並購等市場化方式推動房地產市場的結構性調整,有利於高負債企業集團資產、負債雙瘦身的同時保護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有利於引導市場各主體更加重視項目本身的風險評估與管理,有利於形成房地產新發展模式,促進房地產業的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