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基輔和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附近集結部隊表示擔憂。西方表示,一旦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將對俄實施重大制裁。在此背景下,美國政府已開始向歐洲增派部隊。莫斯科則指出,俄羅斯可隨意在本國領土調動部隊,這不對任何方面構成威脅,俄方無意對哪國發動攻擊;北約發表所謂“俄方有意入侵烏克蘭”的言論是為了給在俄邊界附近部署更多軍事裝備找藉口。
萬青松認為:“當前的烏克蘭局勢顯然是美西方有意製造的‘戰爭陷阱’,目的是將被迫捲入烏克蘭局勢的各方(無論直接或間接的)進行捆綁,並動用其有力輿論信息戰工具,搞得世界雞犬不寧,以便更好地漁翁得利。”
他分析稱,“戰爭陷阱”使得俄羅斯不管對美國的“戰爭”宣傳戰做出甚麼樣的回應,積極的或者消極的,包括俄羅斯多次表示僅是在本國領土範圍調動軍隊,願意通過外交方式緩解局勢,俄羅斯不需要戰爭等,但都會成為拜登攻擊的對象,更會給其創造一定的收益。比如:俄羅斯若“捲入”與烏克蘭的小規模衝突,將被塑造為發動戰爭的“侵略國”,成為其“武裝”烏克蘭的“藉口”。抑或,俄羅斯“放棄”對烏軍事行動,那麼美國及其盟友就是“阻止”戰爭的“贏家。”
萬青松指出,更重要的是,拜登試圖通過輿論抹黑俄羅斯作為地區安全保障者的國際形象,塑造俄羅斯威脅,來一定程度上削弱俄羅斯在當前安全保障談判的立場優勢,並把製造緊張氣氛的責任轉嫁到俄羅斯身上,以此緩解拜登面臨的雙重困境,即:對內不想成為“跛腳鴨”總統,給共和黨等政治對手更多的攻擊“彈藥”,尤其是處在臨近中期選舉;對外不想被“集體西方”視為“紙老虎”,尤其是拜登完全不想重復繼阿富汗撤軍潰敗之後的第二次“慘敗”,因為這對拜登宣佈的恢復美國全球領導力非常不利。
專家強調,與30年之前相比,俄羅斯擁有應對拜登“戰爭陷阱”的有力工具,除軍事實力和嫻熟外交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聯合主張國際正義的國際社會形成“反戰”統一戰線,尤其是將美西方國家的戰爭宣傳分子與愛好和平的老百姓區分開來,因為要和平、不要戰爭才是主流,符合國際大眾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