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2月10日,美國財政部將中國商湯科技有限公司列入所謂“涉軍企業名單”,實施投資限制。根據《環球時報》報道,按美國相關政策,被列入該名單後,美國投資者將不能在市場上同商湯科技進行交易,此舉可能使商湯科技本月的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計劃複雜化,因為商湯科技的股東名單中有來自美國的投資者。根據商湯科技IPO招股書,美國的銀湖資本和高通公司參與了對商湯科技的投資。
商湯科技11日回應稱:“我們對於這一決定與相關指控表示強烈反對。我們認為該決定與相關指控毫無根據,反映了對我公司根本性的誤解。科技發展不應該受到地緣政治的影響。”
商湯科技表示,商湯是領先的人工智能軟件公司,致力於發展可持續、負責任並合乎倫理的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在各個方面嚴格遵守相關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此外,商湯倫理委員會吸納內外部專家成員,制定並監督實施嚴格的人工智能技術使用的倫理標準,讓人工智能技術能獲得恰當的應用。同時,商湯廣泛同第三方機構與國際組織合作,制定了一系列人工智能可持續發展倫理治理原則,以負責任的態度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可持續發展。
另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目前,商湯科技正處於上市前最後一程。12月7日,商湯科技剛剛啓動全球招股,擬最多募集60億港元,並將於12月17日登陸港交所。對於此次事件對於IPO的影響,商湯科技回應稱:“暫時沒有影響。”
12月7日,商湯科技在港交所發佈公告稱,擬通過香港IPO發行15億股B類股份,發售價將不超過每股發售股份3.99港元,預期B類股份將於香港時間2021年12月17日(星期五)上午九時開始買賣。除了公開募股外,商湯還與9名基石投資者訂立基石投資協議。它們分別是中國誠通發起設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國盛海外香港、上海人工智能產業股權投資基金、上汽香港、廣發基金、Pleiad基金、WT、Focustar及Hel Ved。
這是商湯科技第二次遭受美國打壓。2019年10月,美國商務部曾以所謂“人權”為由把商湯科技加入“實體清單”。當時與商湯科技一起被加入“實體清單”的中企還有大華科技、海康威視、科大訊飛、曠視科技等,這些企業面臨著來自美國的出口管制,即在沒有美國商務部許可的情況下,美國特定商品、技術或服務不得提供給這些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