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獲釋對中美、中加關係而言意味著甚麼?

專家分析稱,孟晚舟事件是美方進行的政治操弄,它的解決或許不是中美關係的“拐點”,但有利於改善中美在接觸過程中的情緒化氛圍,當美方歸於冷靜後,雙方或可能開展真正的務實對話。而對中加來說,這一事件的落幕為兩國關係的改善提供了機會,但影響相對有限。
Sputnik

中國媒體在孟晚舟事件中看到了與美國重啓關係的機會
孟晚舟9月24日在加拿大溫哥華以視頻方式參加了美國布魯克林聯邦法院舉行的聽證會。聽證後孟與美國司法部達成暫緩起訴協議。出席法庭的美國助理檢察官大衛·凱斯勒表示,協議限期於2022年12月結束,協議屆滿後就可撤銷對孟晚舟的欺詐指控。

在美國紐約法庭批准了該協議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最高法院副首席大法官希瑟·霍姆斯(Heather Holmes)終結針對孟晚舟的引渡程序,解除保釋條件,孟晚舟獲准返回中國。

孟晚舟的律師之一威廉·泰勒(William W. Taylor III)25日發表聲明強調,“孟女士沒有認罪。”他說,“我們十分期待14個月後對她的指控將被完全撤銷。現在,她即將重獲自由,回家與家人團聚。”

北京時間9月25日晚上9時50分,孟晚舟回國的包機抵達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被扣押1028天的孟晚舟回到了中國大陸境內。孟晚舟在中國政府的包機上發佈的感言中說: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的祖國正在走向繁榮昌盛,沒有強大的祖國,就沒有我今天的自由。幸運的是,我們生在一個和平的時代;可貴的是,我們生在一個偉大的國家。感謝親愛的祖國,感謝黨和政府,正是那一抹絢麗的中國紅,燃起我心中的信念之火,照亮我人生的至暗時刻,引領我回家的漫長路途。”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楊希雨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孟晚舟事件” 是美國政治操弄的結果,希望借此向中方施壓,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事件除了使中美關係愈加惡化之外,美方一無所獲,因此不得不做出“止損”的選擇。

他說:“美國希望借孟晚舟事件讓中國在中美博弈當中屈服,但中國沒有屈服,堅決鬥爭。在三年多的時間里,中國的各種反擊和反制措施使得美國不得不重新考慮他們想要通過孟晚舟案獲得甚麼。隨著時間的拖延以及法庭辯論的逐步展開,這個所謂的司法案件的政治色彩越來越濃,美國也越來越被動,所以不得不找一個台階給自己下,這顯然是美國被逼無奈做出的一個決定。”

談及孟晚舟獲釋對中美關係產生的影響,楊希雨表示,孟晚舟引渡案的終結對於兩國關係的繼續惡化會起到一定的抑製作用,但是它對於雙方關係的徹底好轉,作用非常有限。

他說:“因為中美關係中的摩擦點太多了,消除了一個摩擦點並不意味著中美關係就能夠出現所謂的‘拐點’,這個觀點過於樂觀。中美關係的不穩定是由諸多摩擦點引起的,目前只能說,當減少一個摩擦點的時候,中美關係趨向穩定的可能性在增加,有可能呈現比原來要更穩定的狀態。”

加拿大外長稱在與中國關係正常化問題上加方會“睜大眼睛”
而對於中加關係的影響,楊希雨說,加拿大是在中美博弈中被“裹挾”進孟晚舟事件的,隨著這一事件的落幕,加拿大得以從中“解脫”。由於孟晚舟事件是由美國操縱,且中加關係的深層矛盾並不在於此,因此它的解決對於中加的影響有限,可以認為,其為雙方關係提供了改善的機會,關鍵要看接下來兩國能否抓住這一機會加強對話和溝通。

他進一步強調,孟晚舟案的解決最重要意義在於它改善了中美雙方接觸過程中情緒化的氛圍,而這為兩國接下來進行“真正的”對話提供了一個機會。

他說:“在孟晚舟事件尚未解決之前,事實上中美之間是沒有辦法進行‘真正的’務實對話的,因為這一事件具有情緒性。從美國的角度,這是一個基於反華、偏激情緒的政治操作,而當他們開始歸於冷靜,把這種偏激情緒下做出的決定糾正過來的時候,也會使得中國國內民眾的情緒有所緩和。這樣的情況下,雙方政府之間進行對話就減少了來自各自國內的情緒性因素的影響,減少了針鋒相對之後,坦誠交流就會變得更容易。”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5日在應詢時表示,中方在孟晚舟事件上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事實早已充分證明,這是一起針對中國公民的政治迫害事件,目的是打壓中國的高技術企業。對孟晚舟女士所謂“欺詐”的指控純屬捏造。就連被美方指為“受害者”的匯豐銀行也出具了足以證明孟女士清白的文件。美國、加拿大所作所為是典型的任意拘押。

華春瑩27日再談孟晚舟順利回國。她說,這再次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的強大中國,永遠是每一位中國公民的堅強後盾,中國黨和政府具有堅定的意志、強大的能力,堅決維護中國公民、中國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堅定維護黨和國家的利益和尊嚴。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發展前進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