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鼓勵新能源車企兼並重組做大做強

中國工信部表示,現在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數量太大,處於小而散的狀況。要充分發揮市場作用,鼓勵企業兼並重組做大做強。專家分析稱,在中國多家互聯網巨頭紛紛宣佈造車的背景下,長期來看,工信部表態或可改善該行業目前存在的一定程度的過度建設以及投資資源浪費等問題,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更加健康、穩步的發展。
Sputnik

專家:中國電動汽車可以成為俄羅斯共享汽車的解決方案
近年來全球新能源汽車迎來爆發期,中國成為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及消費地區之一。中國工信部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的電動智能汽車在全球範圍內形成了一定的先發優勢,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六年位居全球第一。今年5月份,市場滲透率超過10%。中汽協有關負責人表示,樂觀估計,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將達到200萬輛,同比增長46%。
良好的市場前景不僅吸引了越來越多傳統車企進入到這一領域,也使互聯網和科技企業紛紛宣佈入場。早在去年8月,恆大健康就正式發佈公告稱,恆大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已更名為中國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恆大表示,通過一系列國際並購和合作,已擁有世界最先進的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完成了從整車研發製造、動力總成、動力電池、智慧充電到汽車銷售的全產業鏈佈局。

長城汽車2022年將向歐洲市場供應緊湊型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SUV
而今年,中國多家互聯網巨頭宣佈造車。1月,百度宣佈正式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吉利控股集團將成為新公司的戰略合作夥伴;今年3月,小米董事長雷軍正式公告稱,公司將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負責智能電動汽車業務,首期投資100億元,他本人將兼任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的首席執行官,預計10年投入100億美元;華為則表示,目前有北汽、長安和廣汽三家車企作為戰略合作夥伴,應用了華為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並支持打造各自子品牌。但華為強調,並未投資任何車企,未來也不會投資任何車企,更不會控股、參股。

中國工信部部長肖亞慶13日在回答記者提問“如何看待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等問題時表示,總體看,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正處在加速發展期。下一步,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要做大做強。現在,新能源汽車企業數量太大,處於小而散的狀況。他強調:

“要充分發揮市場作用,鼓勵企業兼並重組做大做強,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各方面對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熱情很高,對新能源汽車發展有很大促進,但是也要看到新能源汽車技術含量高的特點,所以資源應該盡可能市場化集中,避免分散。”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副教授李雪松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現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廠家過多,恐有過度建設傾向,也可能會造成投資資源的浪費,因此工信部做出上述表態。他說:

“在小米、華為等企業表示對新能源汽車整車或零部件行業的興趣、更多家互聯網企業投身新能源造車的背景下,很可能帶來大量的重復建設和投資問題,考慮到之前多家造車新勢力的發展和處境,如果再不加以一定的遏制,未來的發展風險會較大。”

李雪松副教授認為,工信部強調“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或代表未來該行業的發展會更依賴於企業實際的競爭力,而非補貼或者政策傾斜。因此,長期來看,工信部的表態或許會對一些新企業對於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資或者車企進行不切合實際的產線擴張起到一定抑製作用。

關於目前中國新能源車企發展面臨最大的難題,李雪松副教授指出,最需突破的是安全高效的快充技術和複雜低溫環境新能源車的可靠性。他說:

“目前新能源車續航里程已經比較合理,但是實際充電速度仍然相比緩慢,全面普及會帶來較大的電網負擔和基礎建設負擔,快充則存在技術問題和安全問題。同時,新能源車冬季能量衰減問題較為嚴重,三元鋰存在安全問題,而磷酸鐵鋰仍然存在功率密度低的問題。”

中國已經意識到智能汽車的潛在威脅
中國國務院辦公廳去年11月印發《關於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通知》,其中提到,力爭經過15年的持續努力,中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質量品牌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應用,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規模化應用,充換電服務網絡便捷高效,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穩步推進,有效促進節能減排水平和社會運行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