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將斥資10億美元在太平洋國家徒勞無益對抗中國

美中之間的對抗正逐漸過渡到經濟、科技發展和地緣政治的各個領域。為此,許多分析家開始主要從對抗中國的角度出發,審視華盛頓擴大和鞏固自身世界影響力的戰略。
Sputnik

在今天的外媒涉華報道綜述欄目中,您將瞭解為何美國亞太地區戰略可能是在白白浪費大量資源。此外,我們將介紹為何西方對中國核武庫的增長感到不安。我們還將談到中國央行為何在經濟刺激計劃中踩剎車。

美國和其盟友在太平洋頻繁動作,中國以軍演做出回應
先來看第一個話題。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道,拜登政府提出了擴大美國在太平洋地區 14 個島國的援助和存在的計劃。這項計劃規定每年撥款 10 億美元,目前在等待國會的批准。《衛報》解釋了為甚麼這些支出既不利於美國地位的加強,也不利於受援國福利的增加。主要問題是這項計劃在任何情況下都沒有考慮到對象國的利益。它的唯一目標就是阻撓中國在該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這項計劃的提出是為了應對中國對地區日益增長的威脅。但關鍵是,太平洋地區的14個島國根本不在乎中國的影響力,他們更關心全球氣候變化問題。而且,這些國家完全不想在與中國合作或與美國合作之間做出選擇,但該計劃卻偏偏宣揚零和博弈的意識形態:要麼你是美國的朋友,要麼是中國的朋友。美國在制定擴大本國在該地區影響力的計劃時,顯然沒有以任何方式考慮太平洋國家本身的利益。沒有人同他們舉行磋商。同時,太平洋地區兩國之間日益具有決定性的對抗將不可避免導致地區軍事化。這對小島國來說根本無利可圖。他們擁有全部國家主權,意圖加強與中國的經濟合作,中國很快就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這個願望是完全合乎邏輯的。這些國家在開展經濟合作的同時,完全沒有必要借鑒中國的政治治理和結構模式。如果美國不把這些國家拉入本國的政治博弈,而只是促進它們的可持續發展(順便說一句,太平洋地區國家沒有實現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那麼華盛頓本可在多年間保持影響力。美國應把精力集中在本國具有競爭優勢和擁有豐富經驗的領域,在這些領域提供援助。《衛報》指出,這裡指的是公共衛生、高等教育、應對氣候變化和新冠病毒大流行等領域的項目。


為何美國害怕中國的核武庫
現在西方媒體越來越多地將與中國的對抗描述成一場新的“冷戰”。而且有些文章是按照冷戰思維寫的。例如,《華爾街日報》發表了一篇專欄文章,分析了中國部署在發射井中的核彈頭的可能數量。據稱,中國正在建造大約300個洲際彈道導彈發射井。中國已經建立了一個成熟的核三位一體:陸地、水上和空中核武器運載工具。據五角大樓稱,中國現在列裝有250枚核彈頭,總共擁有大約350枚核彈頭。但到 2030 年,這個數字可能會翻倍。與此同時,一種新型的中國遠程彈道導彈——DF-4洲際彈道導彈——能夠攜帶10多枚分導式彈頭。每個彈頭的爆炸當量可能在20到250千噸之間。長期以來,美國在核武器方面只與俄羅斯進行均等對抗。人們認為,中國將堅持最低限度的核威懾戰略。但中國現在已經樹立了到本世紀中葉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任務。因此,《華爾街日報》得出結論,到那時候中國的核武器數量可以超過美國或俄羅斯。


《印度時報》(India Times)試圖搞明白,中國為何在一年內三次更換解放軍西部戰區司令員。印度的不安首先可解釋為印中兩國在拉達克省(Ladakh)的對峙地區隸屬解放軍西部戰區的責任區。按照《印度時報》的報道,汪海江將軍被任命為新司令員。他熟悉該地區,曾在新疆和西藏擔任解放軍最高軍事指揮官的職務。因此,一方面,選擇一位新將軍擔任這個職務是非常合乎邏輯的。另一方面,據《印度時報》報道,西部戰區司令部通常不會如此經常變動。該報推測為甚麼現在會發生這種情況。第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前任司令員遭到腐敗指控。第二個可能的原因是,他們勝任不了所下達的任務。第三個可能的原因是,他們沒有當場執行中央軍委的所有指示。《印度時報》寫道,當然,現在很難說到底發生了甚麼。 該報最後總結說,隨著印度準備與中方舉行第13輪邊境指揮官級別的會談,汪海江將軍即將履新。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寫道,中國央行為經濟刺激政策踩下剎車。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關於執行溫和貨幣政策的聲明與分析師們的預期相矛盾,後者預計在新的經濟問題背景下會增加刺激措施。不過,中國央行官員強調不會搞“大水漫灌刺激”政策。在此情況下,10年期中國國債收益率立即走高。這意味著市場已經明確理解中央銀行的聲明——不會有加強刺激的措施。目前的條件似乎不需要貨幣政策發生重大變化,中國人民銀行擁有許多其它槓桿來實施當前的貨幣政策。中國央行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但同時維持關鍵利率不變。此外,定期撥出資金以增加銀行的流動性。上周,中國國務院宣佈,央行將為各銀行額外提供 3000 億元人民幣,以便各銀行向中小企業提供更多貸款。儘管如此,第三季度經濟增長的壓力可能會上升。因為在全球疫情無法終止的背景下,出口無法長期穩定快速增長,目前消費和工業發展沒有按原計劃增長。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總結道,儘管如此,不能依靠中央銀行,而是依靠財政措施和政府定向支出來解決增長問題。

(衛星社不對轉載自外國媒體的信息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