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8月份的商務活動對中國來說的確不算成功。 PMI 指數低於 50 表示下降。指標越低,跌幅越大。中國唯一一次將 PMI 記錄在 50 以下是在 2020 年第一季度,當時中國首次面臨 COVID-19 疫情並採取了嚴格封鎖。
實際上現在出現了類似的情況。中國正面臨新的德爾塔病毒蔓延的壓力。當然,按照世界標準,中國的疫情並不嚴重。感染病例總共不到2000。而在很多國家,每天的感染病例數以萬計,但也沒有出台嚴格的限制措施。
然而中國政府對 COVID-19 採取的是零容忍戰略。因此一旦疫情出現,地方政府就會緊急組織對高危人群進行大規模檢測。總共進行了超過 1 億次檢測。高危地區的人到其他城市被限制。如果在某棟住宅樓內發現哪怕是一例病例,則整棟樓的居民都會被隔離。嚴格措施得以幫助中國迅速戰勝再次爆發的疫情。在短短一個月內,新變種病毒的感染人數幾乎降至零。
然而,這些措施自然會對經濟和商務活動產生負面影響。首先,封鎖限制了工作,主要是在非製造業領域,包括服務業。也就是說,在這一領域,商務活動的跌幅最大。此外,人們再次變得不安。隨著德爾塔變種的出現,迅速徹底走出疫情危機的希望變得渺茫。正如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指出的那樣,在這種情況下人們自然更願意少消費、多存錢,以防不測。陳鳳英專家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說:
“當前全球還處於新冠疫情中,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全球央行長會議也表示不可能松懈。目前來看今年年初的預期有點樂觀,因為當時大家普遍認為可能疫情會過去。另外,心理打擊可能比市場更嚴重。畢竟心理打擊是明面表現出來的,經濟衰退或者通貨膨脹都在反應。這種非正常情緒需要宏觀政策來安撫,而宏觀政策確實是最關鍵的不確定性因素。如果收緊可能就一棍子都打死了,放鬆則可能又會引起通脹,以現在騎虎難下就在於宏觀經濟政策,無論是貨幣還是財政都是如此,風險就在於如何把握政策。”
然而現在則開始採取共同富裕的方針。去年年底中國政府宣佈將打擊資本的任意擴張。因此重要的不是名義增長率,而在於提高其質量,提高廣大人民的生活水平。為實現這一目標,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反壟斷監管,對從事金融科技領域的公司加強監管,出台個人數據保護法,加強監管算法運行規則以及特定內容和廣告等運作的規則。在短期內這些措施會對商務活動產生負面影響,甚至會嚇跑投資者。例如,當滴滴出租因個人數據安全問題被調查時,投資者對滴滴及其承銷商提起訴訟,因為公司及其承銷商就在此前幾天在紐約進行了首次公開募股,但並沒有告知投資者:公司可能同中國監管部門存在問題。但陳鳳英專家認為,從長遠來看這些措施將使中國經濟更具彈性。陳鳳英專家接著說:
“從長期來看這些措施無疑有利於經濟朝著更加公平、健康的方向發展,但是短期確實可能會產生負面效應,比如消費的萎縮;三是受心理因素影響。實際上自疫情初期至今,我國無論哪個指數都保持在50%以上。然而此次德爾塔病毒的蔓延,使全球重新開始意識到新冠疫情可能會長期存在。在心理預期較差的前提下,人們自然會捂緊腰包少消費。所以指數的下降是外部和內部因素綜合的結果。不過我認為我們無需把治理過程中的短期收縮效應看得過重,畢竟市場經濟需要健康發展,忍受一時可能就會出現拐點。”
彭博社則寫道,由於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亞洲地區的貨幣,例如泰國、新加坡、韓國,承受的壓力最大。 例如,泰銖自年初以來已下跌 8%。 韓元、日元和馬來西亞林吉特都貶值了 6% 到 4%。 然而人民幣處於穩定水平。 該地區貨幣的壓力主要來自美元的壓力。 陳鳳英專家指出,畢竟美元仍然是亞太地區貿易結算的主要貨幣。陳鳳英專家解釋說:
“首先,亞太地區原則上包括中國貨幣都屬於美元區。實際上人民幣並不是國際貨幣,沒有主導權,也依然不可兌換。人民幣只是在局部領域和局部環境下在進行國際化,比如在結算或者流通當中。所以我比較主張在亞太地區要定美元。當然,人民幣兌換美元相對穩定,與其他貨幣相比受美元的影響可能會更小。因為人民幣外匯儲備在增加,中國的市場規模也較大,在起浪時大船通常都更容易抵御風險。所以亞洲地區有兩個‘茅’,一是美元,二是人民幣結算。如果這次出現尾部風險,我認為亞洲地區相對還是可以避免的,無需太過擔心。但是亞太地區一定要加緊內部整合,包括RCEP的推進。只有這樣我們的供應鏈和產業鏈才能穩定,我們的貨幣相對於其他地區才能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