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津會談看中美關係

中國在進行外交攻勢之前顯然進行了力量的重新集結。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的專家們認為,此次中美高官天津會談還是很有益的,並希望這次繼安克雷奇會晤之後的會談能對中美關係的發展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
Sputnik

天津 – 中國的“安克雷奇”?

美國副國務卿捨曼是拜登執政以來首位訪華的高級官員。在她抵達天津前夕,中國外交部表示,此次訪問是在美方建議下組織的。這種公開宣佈在中國的例行外交禮節中極為罕見。

中國副外長:美方所謂“從實力地位出發與別國打交道”是“根正苗紅”的脅迫外交
訪問前夕還有另外兩份聲明,闡明瞭中方的強硬談判立場。這也是中國外交中少有的做法。在捨曼到來之前,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同時在外交上對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進行了嚴厲的駁斥。後者稱美國將“從實力地位出發”與中國進行對話。中國外長回應稱,中國不會接受任何國家自詡高人一等。

在捨曼抵達前夕,王毅同巴基斯坦外長庫雷希會面時表示,如果美國還沒有學會平等對待其他國家,那麼中國和國際社會有責任好好給美國補上這一課,教美國該怎樣平等看待其他國家。

在聽到中方上述表態後,專家們推測,中國準備在天津談判要像3月份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那樣強硬。從王毅和謝鋒與捨曼談話的語氣來看,天津大致可以與安克雷奇相提並論,儘管這次沒有爆出甚麼新的醜聞。雙方都強硬地表明瞭各自的堅定立場,但這並沒有妨礙中方給談判定性為坦率和有益的。而美方也表示進行了開誠布公的討論,為進一步討論雙方如何負責任地處理雙邊關係創造了條件。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天津會談是繼阿拉斯加之後中美關係發展的又一個環節。吳心伯院長說:

“我希望此次中美會談能夠對中美關係的發展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所謂承上,是指承接今年3月中美阿拉斯加的對話,啓下則是看能否通過此次對話擴大和提升下一階段中美關係的發展。”
“總體來看,我認為此次會談還是很有益的。一方面在一些相關立場上加深了美方對中方的印象,另一方面對於下一步如何處理中美關係,雙方也都進行了深入的交談。”

天津會談中的信任赤字

中國副外長:中美天津會談深入坦率 增進對彼此立場的瞭解
天津會談達成的唯一共識是同意在未來保持溝通。在總共持續約四個小時的會談結束後,美國政府高級官員表示,沒有就具體結果達成一致。也沒有討論各國元首會晤的前景。

兩國代表在安克雷奇之後的首次面對面會談的結果對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所長阿列克謝·馬斯洛夫來說並不意外。他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解釋了自己的立場。他說:

“這本來就可以以 90% 的把握預測,因為在安克雷奇會談之後,情況已經就很糟了,也沒有得到改善,相反,變得更糟了。雙方不斷相互隔空指責。但最重要的是,過去兩周美方在新冠疫情方面針對中國的指控力度明顯加大。新疆話題再次出現,而且愈演愈烈。美國對以某種方式在新疆運營或在新疆擁有價值鏈的公司實施了新的禁令。很明顯,這不僅僅是美方在談判前加強自身實力的嘗試。這些做法不過是表明美國今後將全方位地有條不紊地向中國施壓。”

美國被警告妖魔化中國的後果

王毅在會見捨曼時呼籲美國放棄傲慢偏見,回到理性務實的對華政策上來。外交部副部長謝鋒則表示,中美關係目前陷入僵局,面臨嚴重困難,根本原因就是美國一些人把中國當作“假想敵”。這位中國外交官敦促美方改變這種極其錯誤的思維和極其危險的對華政策。阿列克謝·馬斯洛夫專家就此評論道:

“幾十年來,中國在有利而並非不利的環境中發展。中國商品正大量湧入美國市場。而中國在某種程度上已經習慣於對方與它打交道要從友好和談判的地位而不是從實力的地位出發。當然,情況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將不得不更加大幅調整對美關係的外交政策。因為這種情況不是暫時的,它將是長期的。對中國施壓今後將成為美國的新的工作常態。因此,在接下來的十年里中國將不得不以其他方式規劃與美國的關係,使其成為一種更具競爭力而非友好性的關係。”

吳心伯和阿列克謝·馬斯洛夫也注意到了中國對美方的“競爭、合作和對抗”三分法的反應。謝鋒在與捨曼會談時強調,這就是遏制打壓中國的“障眼法”。謝峰指出,美方的對抗遏制是本質,合作是權宜之計,競爭是話語陷阱。吳心伯專家就此評論道:

“就具體的內容而言,我個人首先是關注了以下兩方面:一是中方對美風格的變化。比如王毅外長事先表示,中方要給美國好好上一課,同時謝鋒副部長還花了較長時間來談中方對美國對華政策的看法,特別是談及美國對華‘競爭、合作、對抗’三分法的政策是遏制打壓中國的‘障眼法’,我認為分析的都是比較到位,包括中方對美國在對華問題上的各種批駁,都顯示出此次對話比阿拉斯加對話更加深入和直接;二是中方向美方提出了兩份清單。過去大眾的印象都是美國在不斷給中國提出清單提要求,而這次中方向美方提出清單,表明我們在對美外交上變得更加主動積極。”

中美高官天津會談 中國副外長:美方既要壞事做絕,還想好處佔盡
政治學家阿列克謝·馬斯洛夫認為:

“長期依賴美國在對華關係上一直處於主導地位。也就是說,幾乎在所有方面,美國都超前中國——無論是在市場增長方面,還是在對市場控制方面。最重要的還是在新技術領域。現在美國已經失去了領導地位。結果,美國的主要任務是通過遏制中國,阻止中國超前來爭取時間。並且,贏得時間後,便開始增強新的技術潛力。這當然是美國在使用更靈活的戰術——而不是與中國直接爭鬥——美國不說它要對抗中國。這不過是遏制中國的發展,以便為自身​​經濟增長贏得時間。中方說得對,面對的是隱蔽的遏制打壓形式。”

中國準備進攻

在會談中,中國還向美方提出兩份清單。一份是要求美方糾正錯誤。另一份是中方關切的重點個案。

在糾錯清單里,包括中方敦促美方無條件撤銷對中共黨員及家屬的簽證限制,撤銷對中方領導人、官員、政府部門的制裁,停止打壓中國企業,停止打壓孔子學院,撤銷將中國媒體登記為“外國代理人”或“外國使團”,撤銷對孟晚舟的引渡等等。

而在中方關切的重點個案清單里,中方主要就中國公民在美遭受不公正待遇,美不法分子滋擾、衝撞我駐美使領館,美國國內仇亞、反華情緒滋長,中國公民遭暴力襲擊等個案向美方表達嚴重關切。

西方和亞洲媒體將這些中方要求解讀為中方正在轉為進攻。阿列克謝·馬斯洛夫專家稱這是中國在重新集結,表明進攻前的談判中的要求。他說:

王毅會見捨曼就如何防止中美關係失控提出三點要求 明確中方三條底線
“公開這些強烈的要求,實屬罕見。雖然,顯然,在會談中曾多次提到過,但據我所知,這些要求很少公開。 這意味著,中國首先要向國際社會和中國人民表明,它對美國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其次,這些要求顯然與各種不滿有關。中國表明,美國正在對中國進行蓄意和系統行的進攻,而中國在任何一項主張上都沒有得到美國的任何積極回應。而且,我們看到,在過去至少一年半時間里,也就是從2020年1月第一階段貿易協定簽署以來,中美之間的局勢惡化了。制裁沒有解除,貿易環境也沒有改善。孟晚舟事件還在繼續。最重要的是,包括華為和中興通訊在內的大多數中國高科技公司都受到全面和部分制裁,這阻礙了中國的發展。這恰好說明,當中方制定清單和一攬子要求時,中國重新集結了力量。而且很明顯現在要發動攻勢,因為目前這種情況根本不可能再繼續下去,而且看起來是對中國的不尊重。這是對談判要點的確定。例如,因為美國已經直接或間接地指明瞭自己的談判議題,包括關稅、新疆人權領域的攻勢、香港和台灣問題。當然,還有新冠疫情。這就如同一攬子美國要求。很長一段時間,至少是公開地,中國沒有在會談中表明自己的要求。現在這些要求被提出來了,因此,在我看來,這與其說是進攻,不如說是對最初要求的明確。”

用新駐美大使的外交智慧打破中美關係僵局

中美關係中的一個關鍵點是更換本國駐對方大使。 6月底,2013年4月出任中國駐美國大使的崔天凱完成了在美國的任務。誰將接替他尚未正式公佈。外交部副部長秦剛有望成為新任大使。他今年55歲,是代理副部長中最年輕的,經常陪同國家元首出訪。他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對西方政客和記者對中國的攻擊一直做出強硬、有時是攻擊性的反應而著名。

媒體:中國副外長秦剛被任命為中國駐美大使
專家們認為,新任中國駐美大使將延續崔天凱與美國建立相互尊重關係的路線。西南交通大學美國研究中心研究員錢亞旭博士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如果能用外交智慧打破雙邊關係的僵局,對雙方和世界都有好處。” 她說:

“在當前中美關係陷入僵局的背景下,新任駐美大使的外交能力應當是全方位的,既能代表中國的立場,又能架起中美之間溝通的橋梁。雙邊關係的構建是一個動態過程,保持自己立場的同時又能積極地與對方溝通,則屬於外交智慧。如果能用外交智慧解決雙邊關係的僵局問題,對雙方以及全世界都是利好。秦剛本人具有非常豐富的外交經驗,根據過去的履歷顯示,他常常能夠用外交智慧化解各種非常刁鑽的問題。”
“此次捨曼訪華,副部長謝鋒對美國的態度非常強硬,展示了美方不釋放誠意下中方的外交態度。我們可以看到,會談後中方還給美方畫了三條‘紅線’,開了兩份清單。這些都說明美方若是毫無誠意,中方半步也不會退讓。而中美作為兩大經濟體,陷入這樣的僵局中是很危險的。尤其是我們處在核時代,中美同為擁核大國,如果大國之間全部用這種戰略思維進行對抗,無疑於自殺。因此我們需要把這種勢頭剎住,派出一位經驗豐富的駐美大使,架起兩國間的橋梁,不斷穿針引線、上傳下達,把雙邊對話機制建立起來,我想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包括美方派出的新任駐華大使伯恩斯行事也是比較溫和。”

外交界普遍認為,尼古拉斯·伯恩斯可能成為美國新任駐華大使。他們指出,拜登總統政府希望駐華大使一職由具有豐富外交經驗的人擔任,而不是有影響力的政治家的經歷。尼古拉斯·伯恩斯是一名職業外交官,前美國駐北約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