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署成法概率極高,阻礙新疆經濟發展
這是美國針對中國新疆所謂“強迫勞動”等問題實施的最新制裁舉措。就在一周前,拜登政府宣佈將14家中國公司和其他實體列入“經濟黑名單”,因它們涉嫌在新疆“侵犯人權”和“實施高科技監控”。
今年6月,美國商務部將新疆光伏產業的5家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稱其涉及“強迫勞動”。1月,特朗普政府宣佈禁止從中國新疆進口棉花和番茄,以及所有用這些原料製成的產品,理由是該地區“人權侵犯”和“強迫勞力”的廣泛使用。
中國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研究員趙明昊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從之前的棉花、番茄,到近期的光伏產品,可以看出在美國政壇無論黨派,對新疆問題的看法高度一致。因此,這一法案未來在眾議院通過,並由拜登簽署成法的可能性極高。
趙明昊還指出,白宮將該法案簽署成法後,將進一步惡化新疆產品在全球產業鏈中被清除的情況,阻礙新疆地區的經濟發展。
美國政府進一步施壓,要求企業自斷新疆供應鏈
美國政府近日對與新疆有關的企業發出一份警告。據報道,美國國務院在一份聲明中說,“鑒於侵犯人權行為的嚴重性和程度,未退出與新疆有關的供應鏈、合資企業或投資的企業和個人可能面臨違反美國法律的高風險。”
美國國務院說,農業、建築、棉花、制糖、紡織品、玩具、鞋類、電子等行業被認定在新疆使用“強迫勞動”。
而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兩黨一致同意通過的這項法案將把舉證的責任轉移給進口商。目前的規定是,如果有合理的證據表明存在強迫勞動,則禁止商品進口。趙明昊分析稱,此舉是為了進一步強化對企業的壓力,要求其自斷新疆供應鏈。
他說:“前一段時間,美國有些企業還是繼續從新疆進口產品,包括對供應鏈的重組,有些企業也是持觀望態度。而如今通過這樣一個法案,實際是在倒逼這些企業進一步在新疆問題上採取措施,這是一個更具有強制性的手段。”
美國做法無法得到盟友們的完全效仿
趙明昊表示,美國能否把新疆產品完全排除在產業鏈之外,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此外,這套制裁模式恐怕無法得到盟友們的完全效仿。
他說:“美國想把‘限制使用新疆產品’打造成為一份模板,再把這套模板提供給其他的西方國家,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要求更多的國家來仿照美國的模式,但這些西方國家可能只會‘選擇性模仿’,不會全部照搬。因為我們看到,前一階段時間這些國家所謂的‘棉花供應鏈重組’遇到很大阻力,在其他產品領域也會存在這樣的情況。”
此外,新疆還是全球最重要的多晶硅生產基地之一。新疆四家主要企業2020年生產多晶硅約佔全球的36%。德國多晶硅市場調研機構伯恩魯特研究公司(Bernreuter Research)表示,到2022年,中國企業將包攬全球多晶硅生產商的前4名,並佔據全球90%的多晶硅生產。
此外,趙明昊強調,一旦美國和西方國家將這套制裁模式視作應對中國競爭的“有力武器”,那麼中方將依照《反外國制裁法》進行反制。
據悉,《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於6月10日表決通過。《反外國制裁法》的適用情況是“外國國家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准則,以各種藉口或者依據其本國法律對中國進行遏制、打壓,對中國公民、組織採取歧視性限制措施,干涉中國內政的,中國有權採取相應反制措施。”
制裁措施主要分為三類:一是不予簽發簽證、不准入境、註銷簽證或者驅逐出境。二是查封、扣押、凍結在中國境內的動產、不動產和其他各類財產。三是禁止或者限制中國境內的組織、個人與其進行有關交易、合作等活動。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7月14日發表《新疆各民族平等權利的保障》白皮書。白皮書指出,新疆有效保障生命權、尊重保護自由權、切實維護公正審判權;在保障公民政治權利方面,新疆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歷史長短、發展水平高低、風俗習慣差異等,都具有平等的地位,共同參與國家事務、管理地方事務、行使基層民主權利。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曾表示,關於新疆存在所謂“強迫勞動”“種族滅絕”,完全是徹頭徹尾的世紀謊言。從棉花到光伏,從農業到工業,美方以人權為幌子,不擇手段打壓新疆產業發展,損害的是新疆人民的生存權、發展權,也充分暴露出美方的真實目的不是關心事實和真相,也不是真正關心新疆人民,而是製造強迫失業、強迫貧困,禍亂新疆,遏制中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