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需要關注的五件事

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呈現出良好的增長態勢。然而,這些數字的背後是低基數效應:統計數據反映了中國 GDP在去年同期受疫情高峰重創跌至谷底後迅速恢復的速度。
Sputnik

本週,中國國家統計局將發佈二季度預測數據。今天我們就從英國《金融時報》的角度談談中國經濟有哪些方面值得特別關注。另外,讓我們看看中國如何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交易體系,瞭解美國希望如何與澳大利亞合作打擊中國的貿易行為。最後,讓我們來解讀一下中印貿易現象。

調查:企業家信心指數排名 中國居首
讓我們來看第一個話題。《金融時報》研究了對於全面評估中國經濟前景尤為重要的一些指標。首先,該報建議仔細研究工業生產增長和固定資產投資的動態。今年一季度,這兩個數字分別為24.5%和25.6%,漲幅很高。然而,問題在於,這種增長依靠的是“低質量增長”,主要是由經濟中的債務擴張驅動的。然而,中國官員多年來一直在努力降低槓桿,做出讓步只為危機後的復蘇。5月份,工業生產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分別放緩至15.4%和10%以下。因此,《金融時報》認為,下降趨勢可能還會繼續。
第二個問題,中國貨幣政策是否開始進入寬松期?中國央行全面降准50個基點。在這個問題上,分析人士的意見不一。有人認為,這是隨著中國經濟放緩而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的證據。相反,有些人認為這些措施沒有甚麼特別之處,他們指出,中國央行以這種方式只是為了降低企業的資金成本。
《金融時報》認為,兩難困境是如何在保持增長和降低金融風險之間找到平衡?寬松貨幣政策會助長債務負擔加重和不合理投資,最終導致債務違約潮。另一方面,經濟在困難時期需要刺激,而產生增長的最簡單方法是放寬貨幣政策。但能否找到折衷方案仍是個謎。
這就引出了另一個問題——地方政府的舉債限制是否會放寬。統計數據表明,地方政府不得不勒緊褲腰帶。5 月份基礎設施投資同比下降 3.6%。今年前5個月專項債券發行量僅為1.2萬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近一半。
最後,中國的抗疫政策對增長態勢具有重要影響。儘管中國致力於近期為70% 的人口接種疫苗,但北京方面仍堅持對新冠病毒零容忍的原則。這意味著國際旅行將受到嚴重限制,至少在北京冬奧會之前如此。儘管這種方法一方面幫助中國迅速戰勝了疫情,但某些經濟部門卻因此受到重創。


媒體:中國7月16日將啓動碳排放配額交易制度
中國即將啓動碳排放交易計劃。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這將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交易計劃。這樣一來,碳排放交易框架內的全球排放量將增加一倍。該計劃將幫助中國更有效地減少排放,以便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該計劃將涉及能源領域的2225家公司。據國際能源署估算,這些公司“貢獻”了全球化石燃料碳排放量的七分之一。根據該計劃,這些公司將獲得年度排放配額。公司可以購買額外的配額或對其進行出售。這樣一來,企業在碳排放方面將更加負責。在未來三到七年內,相關市場預計將擴展至石化、化工、建築材料、鋼鐵、有色金屬、造紙工業和航空七個行業。企業須將排放數據報送生態環境部各省級部門。《華爾街日報》總結稱,不上報者將面臨罰款或降低未來配額。


美國欲在數字貿易領域制衡中國
英國《衛報》寫道,拜登政府希望與澳大利亞合作,共同打擊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美國決定爭取澳大利亞的支持,因為堪培拉因中國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徵收關稅而受到影響。而如果堪培拉和北京之間的爭端達到世貿組織級別,歐盟也可能會介入。澳大利亞指望美國和歐盟,因為兩國有更強大的貿易爭端解決專家,而葡萄酒關稅問題比大麥關稅問題複雜得多。中國聲稱徵收關稅是因為澳大利亞傾銷。澳方則指望第三國干預,在世貿組織框架內解決這個問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已經表示支持澳大利亞等盟國反對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據《衛報》報道,由此可見,中國未能在美國和澳大利亞之間挑撥離間。早些時候有消息稱,中美貿易協定對澳大利亞的外貿產生了負面影響。澳大利亞上個月要求就葡萄酒關稅與中國進行正式磋商。《衛報》總結稱,在將問題提交世貿組織前,這一程序是必要的。


儘管中印政治關係不斷惡化,但上半年兩國貿易額仍增長62.7%,達到574.8億美元。據《印度時報》報道,儘管印度對華出口增長了69.6%,但貿易逆差還是增長了55.6%。據統計,印度上半年自中國進口額增長60.4%,至427億美元。即使考慮疫情造成的低基數,與 2019 年相比,貿易仍然增長了22.8%。由於印度疫情形勢嚴峻,該國從中國的進口正在增加。中國正在增加制氧機、呼吸機、醫療用品和藥品的供應。印度則對華出口原材料:鋼鐵礦石、鋼、銅,因為中國經濟的增長導致對原材料的需求增加。《印度時報》總結道,印度出口的鋼鐵礦石中,近 90% 出口到中國。

(衛星社不對轉載自外國媒體的信息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