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被世衛組織認證為無瘧疾國家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6月30日電 世衛組織30日在其官網發佈消息稱,中國獲得了世衛組織給予的無瘧疾認證,是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區域三十多年來第一個獲得無瘧疾認證的國家。
Sputnik

俄科學家將艾草基因轉移到菊花用於合成抗瘧疾藥物
消息稱,“經過70年的努力,中國獲得了世衛組織給予的無瘧疾認證——對於一個在1940年代每年報告3000萬例瘧疾的國家來說,這是一個顯著的成就”。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博士表示,“今天,我們祝賀中國人民消除了瘧疾。他們的成功來之不易,是經過幾十年有針對性的持續行動才取得的。隨著這一宣佈,中國加入了越來越多國家的行列,向世界表明,無瘧疾的未來是一個可行的目標。”

據介紹,中國是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區域三十多年來第一個獲得無瘧疾認證的國家。該區域已取得這一地位的其他國家包括澳大利亞(1981年)、新加坡(1982年)和文萊達魯薩蘭國(1987年)。在全球範圍內,40個國家和領地獲得了世衛組織的無瘧疾認證——包括最近的薩爾瓦多(2021年)、阿爾及利亞(2019年)、阿根廷(2019年)、巴拉圭(2018年)和烏茲別克斯坦(2018年)。

消息強調,中國為居民免費提供一攬子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作為一攬子服務的一部分,在中國,所有人都可以獲得負擔得起的瘧疾診斷和治療服務,無論其法律或經濟地位如何。有效的多部門合作也是成功的關鍵。2010年,中國的13個部委——包括衛生、教育、財政、研究和科學、發展、公共安全、軍隊、警察、商業、工業、信息技術、媒體和旅遊部門——聯手在全國範圍內消除瘧疾。近年來,該國通過嚴格遵守“1-3-7”戰略的時間表,進一步減少了瘧疾病例。“1”表示衛生機構報告瘧疾診斷的一天期限;到第3天結束時,衛生主管部門需要確認病例並確定傳播風險;在7天內,必須採取適當的措施來防止疾病的進一步傳播。

美國政府允許使用抗瘧疾藥物治療新冠病毒
消息稱,輸入性瘧疾病例的風險仍然是一個主要關切,特別是在雲南省南部,該省與三個瘧疾流行國家接壤: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和越南。中國還面臨著從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其他瘧疾流行地區回國的中國公民中輸入性病例的挑戰。為了防止這種疾病的再次發生,中國加強了對高危地區的瘧疾監測,並積極參與區域瘧疾控制舉措。在整個COVID-19大流行期間,中國一直在通過一個在線平台為保健提供者提供培訓,並舉行了虛擬會議,交流瘧疾病例調查等方面的信息。

消除瘧疾認證是世衛組織對一個國家無瘧疾狀態的正式承認。如果一個國家以嚴格、可信的證據證明,至少在過去連續3年內,按蚊引起的本地瘧疾傳播鏈在全國範圍內已被阻斷,世衛組織就授予該認證。一個國家還必須展現出防止疾病再次傳播的能力。授予無瘧疾認證的最終決定由世衛組織總幹事根據獨立的消除瘧疾認證小組的建議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