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封閉,意味著中國限制外部資本流入,也限制資本的流出。中國公民每年僅允許購買5萬美元的外匯。這筆資金可用於國外旅行和學習,但不能購買不動產、有價債券或其它資產。對法人單位投資海外也有限制。中國央行每天制定人民幣/美元匯率參考值,實際利率在此基礎上可上下浮動2%。
中國政府得出結論:外國資本流入催生經濟過熱,可能在某個時刻導致資本外逃,造成貨幣貶值。為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中國決定嚴格管控。這一政策是有效的,從那時開始,中國在任何一場危機時都全身而出。但現在,該政策已在阻礙中國做為世界金融大國的發展。
問題在於,因外匯管控,外國投資商很難將人民幣兌換成外幣並將其匯到國外。因此,儘管中國經濟和貿易規模龐大,但對國際商界來說,人民幣依然是非流通貨幣。目前,人民幣在SWIFT系統中僅有2.2%的份額,而美元佔38.43%。同時,世界各國外匯儲備中,人民幣僅佔2.25%。美元佔世界儲備貨幣的大部分,高居59.02%。
他說:“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和金融系統的進一步開放,再加上近年來我國在人民幣國際化方面做出了許多努力,我認為是時候可以逐步開放資本賬戶。當初由於擔心出現金融風險,我們實行了在發展中國家中都算嚴格的監管制度。但是這種制度當前不太符合我國在全球的貿易經濟地位,也影響了我們與全球經濟的互動關係,因此現在我們是處於加速國際化的過程中。”
專家認為,應監控風險,避免國家金融系統發生震蕩。但總體看,中國的經濟相當穩固。因此,未來五年規劃,完全可以考慮經常帳戶的大規模改革問題了。
他說:“當前中國的金融體系是比較成熟的。當然,隨著資本市場的進一步開放,我們仍然需要管控風險,要將外部環境的金融動蕩對我國金融系統造成的風險性影響嚴格控制在一定範圍內。我個人認為,隨著幾十年來我國金融體系的逐漸完善和法律法規的操作,我們在風險控制方面的表現還是不錯的。我認為在第十四五規劃期間,我們在人民幣的國際化領域應該會取得不小的進展,這也符合中國整個的經濟進程。”
專家指出,人民幣數字化應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動機。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在創建數字本幣方面邁出了一大步。已在四座大城市中進行了系列測試。中國政府在剛剛舉行的博鰲論壇上宣佈,還將在其他地區,比如北京-天津-河北、長江三角洲和東南部的廣東-香港-澳門地區進行測試。目前,正對國內市場結算的各種場景進行測試。可以期待,2022北京冬奧會期間,將測試使用數字人民幣的國際場景。
中國政府宣佈,數字人民幣流通,無論如何也不會破壞美元做為世界貨幣的地位。一方面,如果中國在國際流通中率先啓動數字人民幣,或將大大改變世界金融的格局。數字貨幣的國際結算速度更快,更為廉價,並將擺脫很多中間商。暫時,中國具備改變存續多年的世界金融體系的所有機會,可使其變得更加便利,或者哪怕是使其變得多元化。但這一切的實現條件是人民幣對所有使用者來說應是便利的。然而,沒有經常帳戶的自由化,完成此項任務是非常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