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資本進入中國躲避危機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的報告稱,去年中國吸引了5206億美元的外商投資,比2019年增長81%。相反,受全球市場不利局面的影響,中國對外投資下降了20%。
Sputnik

報告指出,外國對華直接投資增長14%。外國投資者的首選是證券投資。例如,2020年幾乎所有外國投資的一半(約2550億美元)都投向了中國證券市場。與2019年相比增長73%。在證券總投資中,政府債券成了貨真價實的搶手貨。其中外國投資的淨流入量為86%(1905億美元)。

中國央行警告存在金融風險
新冠疫情意外地迫使投資者重新考慮自己的策略。每次危機到來通常發生的世界市場力量平衡也發生了變化。如果說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中國以前所未有的刺激措施獨樹一幟的話(當時中國政府用於經濟支持措施的總金額超過本國GDP的12%),那麼現在美國則和其他許多發達國家一起獨佔鰲頭 。例如,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美國已撥款5.3萬億美元用於各種支持措施,包括直接向民眾發錢。可以說,全世界流通的美元中有五分之一是在2020年印刷的。歐洲國家也將其國內生產總值的很大一部分用於刺激措施。這些數字因國家不同而不同,從佔GDP的1.5%到6%。相比之下,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歐洲的刺激經濟措施動用的資金平均佔GDP的2%左右。

旨在將流動性注入經濟的這種激進的貨幣政策只有在超低利率的條件下才有可能奏效。美國10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在1.7%左右。歐洲證券的收益率往往為零,有時甚至為負值。例如,德國的10年期債券收益率為負0.303%。英國擁有最賺錢的證券。其收益率為0.831%。

的確,自從新冠危機爆發以來,中國一直依靠財政刺激措施。減少了稅收。預算赤字升至3.6%。但中國政府則極其謹慎地對待刺激貨幣的方法。結果讓中國得以維持溫和的貨幣政策,並因此獲得了更高的回報率。例如,十年期中國政府債券的收益率始終高於3%。這些中國證券的可靠性如今絲毫不低於美國或歐洲證券的可靠性,證券投資者顯然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由於中國在應對大流行方面的表現比許多發達國家要好得多,因此投資者更加看好中國經濟和市場發展的前景。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卞永祖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更何況中國政府在積極支持這一趨勢的同時,並沒有停止金融領域的改革,甚至在危機期間也沒有停止對外開放的程度。

卞永祖專家說:“首先,中國的經濟整體趨勢向好,包括‘十四五’規劃和‘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提出,極大地鼓舞了全球投資者的信心。再加上不少專家或機構都預測,中國的GDP總量可能會在不遠的將來超越美國,成為第一大經濟體。我認為這都是吸引長期投資者進入中國的重要原因。其次,從宏觀政策角度來看,這與中國政策環境的日漸優化也有關係。近兩年來中國政府格外重視營商環境的建設,尤其是在外資方面。比如頒布的《外商投資法》就進一步加大了對外國投資者和外商投資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顯著提升了外商投資的安全感。再次,相對較好的防控疫情在吸引外資方面發揮了直接作用。當其他很多國家的疫情還處於危機狀態時,投資者沒有更多的投資選擇。中國市場相對比較穩定安全,是吸引外資的一個重要因素。另外,我們可以看到證券市場吸引的投資實際上是比較多的。除了與近年來我國的金融開放相關外,與中國證券市場的大力改革也密不可分,包括資本市場的註冊制改革和一系列法律法規的出台。”

中國應避免重蹈美國覆轍
中國一直在為外國投資者放寬政策,取消現有的限制。例如,不久前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宣佈,取消合資壽險公司外資比例不超過51%的限制。去年在金融部門取消了類似限制。其中取消了對經紀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和期貨交易中外資股的限制。

許多跨國投資銀行和公司已經從中獲益。摩根大通成為首家完全控制其在華業務的公司。其他世界主要參與者也緊隨其後,例如,瑞銀集團、野村控股公司和瑞士信貸還申請擴大與中國合資企業的股份。今年早些時候貝寶(PayPal)從其中國合作夥伴國付寶(GoPay)手中收購了股份,成為首家獲得中國支付平台100%控制權的海外金融公司。許多專家認為,金融和投資的引力中心已經轉移到東方。這意味著,除非中國放慢市場改革的步伐,否則中國未來對許多全球投資者來說仍將是魅力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