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18日北約成員國國防部長會議以視頻方式召開。這次會議中,北約成員國首次討論了遏制中國的政策。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一份聲明中宣稱,中國的崛起、世界格局的改變和氣候的變化,正是這些因素促使北約組織重新審視其戰略規劃。
首日會議結束後的記者招待會上,斯托爾滕貝格呼籲北約組織加強與盟國的對話,從而在對俄羅斯和中國的遏制中發揮更大的政治影響。斯托爾滕貝格指出,北約必須跟世界上所有志同道合的國家加強合作,以對抗諸如俄羅斯和中國那些不認同其價值觀的國家。
北約秘書長針對中國所發表的這些論調,與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丁不久前的言論如出一轍。在那次講話中,美國國防部長稱“崛起的中國”是對北約組織的威脅和挑戰。他表示,中國不斷擴大的國際影響力以及國際政策已對大西洋地區的安全構成威脅,因此北約應與美國共同對抗來自中國的威脅。此外,他還表達了與北約各國合作的意願。
北約組織——遏制中國的新工具?
© Sputnik / Vitaly Podvitski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吳恩遠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中國從未像美國一樣挑起危害國際局勢的事端:
吳恩遠說:“在當今的國際形勢下,中國並沒有採取任何危害國際局勢的大型行動,比如像美國一樣出兵各地挑起戰爭事端。可以說這種把中國當成敵人來對抗的思路是重回冷戰時期,是舊的冷戰思維。對方故意誇大中國對世界和平的威脅,安放莫須有的罪名,其目的也是為了延續以美國為首、以北約為核心的世界統治地位。包括把中國視為假想敵,以此為藉口將過去的盟友團結起來,實際上都是為了維護西方大國在國際上的壟斷地位、單邊主義、霸權主義和強權主義。我認為這是錯誤的估計形勢。”
俄羅斯政治信息中心主任阿列克謝·穆欣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表示,在北約成員國部長級會議上討論有關中國的問題是出於美方的意願:
他說:“美中兩國貿易戰由來已久。顯而易見,貿易戰將進一步發展到政治軍事領域。軍事上,美國將中國視為主要對手,這已敲響了警鐘。因此,此次北約成員國部長會議的結果並不出人意料。”
政治學家阿列克謝·穆欣預測說:針對中國不斷增長的海上影響力,北約組織將採取的遏制手段與其遏制俄羅斯的手段類似。
他說:“針對中國所採取的類似手段包括在中國的海域邊界附近設置軍事設施。如修建軍事基地,或者是北約海軍在該海域長期存在。北約遏制俄羅斯的模式使得俄羅斯的某些鄰國,如波羅的海各國和烏克蘭,在對俄關係中極具挑釁性。如今,北約將採用這一模式來遏制中國。實施該遏制手段前需要瞭解的是,中國的鄰國中誰依附於美國。眾所周知,波羅的海各國和烏克蘭正在經歷一場瘋狂的社會經濟大變革,而這正是其親美政策造成的。”
吳恩遠專家認為,中國與俄羅斯應相互支持,共同抵制單邊主義和霸權主義行徑。
吳恩遠說:“首先,中俄並不希望回到過去的冷戰格局,因為世界重新劃分為兩大陣營並互相抵抗,將加劇國際形勢的不穩定。這是大家都不願看到的局面。對此中俄可以寄希望於國際上維護和平的力量,加強必要的合作,共同抵制單邊主義和霸權主義行徑。實際上中方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就是希望維護世界和平。但是當對方把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強加於我們時,若是不抵制,就是在助長霸權主義的勢頭;其次,中國和俄羅斯在國際上需要相互支持和聲援,同時進一步擴大統一戰線,擴大抵制霸權主義的聲音,團結世界上的有識之士,比如我們在上合組織的成員國,共同開展國際間合作。”
阿列克謝·穆欣認為,北約組織不斷在俄羅斯邊境附近施加軍事壓力,這已是不爭的事實。中國的邊境上或將出現類似情況。中俄兩國不可能忽視這些來自西方的挑戰。因此,中俄兩國需加強軍事政治合作,例如在導彈防禦系統領域內的協作。與此同時,穆欣特別強調:作為主權國家,中俄兩國有著自己的防禦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