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輪和第九輪兩輪談判間隔了兩個半月以上。而邊境部隊指揮官最後兩次會議的間隔時間不到一個月。
觀察家們還注意到,會談後雙方發佈了聯合新聞稿。首次發佈這樣的聯合新聞稿是在9月21日舉行完第六輪談判之後。印度新聞網站《The Wire》就此報道稱,雙方花了16個小時確定了最終版本的新聞稿並進行了發佈。會談也用了同樣的時間,始於周日,持續到星期一清晨。
成都世通研究院執行院長龍興春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強調,雙方稱磋商是積極和具有建設性的,並強調磋商結果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因為反映了當事方解決現有衝突的願望。
龍興春院長說:“根據此次會談的新聞稿來看,中印雙方還處於爭取脫離接觸的狀態。此前好幾輪談判都表示爭取脫離接觸,但是一直都沒有實現。所以雙方的邊防部隊實際上還在對峙當中,第一步是需要先脫離接觸,然後第二步才是達成協議後撤兵。自發生衝突起中印在邊境已經對峙了8個月,雙方都沒有通過戰爭來解決爭端的意圖,那麼就只有談判的方式可以選擇。然而中印間的分歧又太大,所以目前暫時就只能拖延下去,盡量維持現狀,不激化矛盾。然後再根據兩國國內以及國際形勢的一些變化,來尋找緩和的機會。我想雙方也都明白最後肯定是要做出妥協的,畢竟問題需要解決。而且拖延時間過長對中印雙方也都不利,特別是印方在邊境部署的人員更多,面臨著巨大的軍事物資和人員生活物資壓力。再加上印度國內民族主義反對黨以及輿論的壓力,印方更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辦法,既能夠保全面子,又能在邊界上不激化矛盾的同時妥協解決問題。因此我認為我們可能還需要再有一些時間和耐心,當然也需要一些機會來為雙方達成協議創造條件。不過目前來講好像這些條件都還不夠,所以雙方只能再繼續耗下去。通常兩國之間發生比較嚴重的爭端時,達成協議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若一時無法達成協議,只要還能繼續談判,就說明形勢在可控範圍內。所以談判本身具有很強的象徵意義,表明雙方有意願來解決爭端。”
同樣重要的是,軍方在整體不利的外部背景下為取得邊界上的互信而採取必要的步驟。例如,此前有印度媒體報道兩國軍人在錫金邊境發生了衝突。按照他們的說法,雙方都有受傷,其中據說有20名中國士兵受傷。《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在微博上發表了對這些報道的反應,他敦促對印度媒體的信息“保持謹慎”。
胡錫進總編寫道:“最近幾天雙方軍隊高層的關注焦點是第九輪軍長級會談,並非發生了新的邊境衝突。雙方肯定沒有發生印媒所說的那種規模的衝突,兩國前沿部隊時有小摩擦,但如果有出現傷亡的摩擦,不可能在中方的巡邏日誌上都沒有反映。因此可以斷定,印媒所說的情況是編造的,而且他們編得很出圈。印媒稱印軍受傷4人,中方受傷至少20人,他們做夢呢吧?印媒經常沒有底線,編造新聞細節。對印媒要小心。”
此外,印度軍方與中國同行進行最新一輪邊境磋商恰逢印度政府準備決定永久禁止TikTok視頻和另外58種中國移動應用軟件之時。這些APP最早在6月被印方禁止。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目前的永久禁令通知已於1月25日晚發佈。
同時,印度有報道稱,印度在進行所謂的“疫苗外交”,以反對中國與外國夥伴在抗疫方面日益深化的合作。中國外交部駁斥了激烈競爭的可能,尤其是在這一問題上。
與此同時雙方又都希望避免軍事衝突,莫斯科國立大學亞非學院副教授、俄羅斯著名印度問題專家鮑里斯·沃爾洪斯基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說:“如果我們堅持小步驟的概念,那麼讓邊界軍事局勢平靜下來的一小步可能會給其他領域帶來積極影響。但是印中關係中累積的問題非常複雜,這表明政治和經濟問題,包括禁止中國應用程序的問題,需要很長的時間才可能得到解決。目前還不清楚如何最終解決這些問題,因為就印度本身而言,隨著2024年大選的臨近,內部政治局勢日趨動蕩不安。從心理角度看,這會給軍隊帶來壓力,但主要任務是避免大規模衝突,因此,這項任務勝過所有其他任務。不要越過任何難以返回的界限,這是今天的主要任務。”
中國專家界和媒體界或多或少立場一致,支持政府對印政策。但在印度卻有許多不同的聲音,包括非常激進的聲音,主張對中國採取強硬措施。關於錫金小事件的消息過於籠統,這證明瞭印度內部有一種力量準備將中國因素用於國內政治目的的事實。很難預測哪條線能佔上風。但總的來說,印度任何政府都會爭取避免與中國發生軍事衝突。
中印軍方已同意遵循兩國領導人的“重要共識”,以保持對話和談判的“良好態勢”。他們同意盡快舉行下一輪談判,以共同推動邊境緊張的緩和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