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國總統特朗普在2018年開始對中國產品施加第一筆關稅限制並與北京發動貿易戰時,幾乎立刻就清楚地表明,美國要的絕不僅限於改變貿易失衡現狀。首先,在根據1974年美國貿易法第301條款對中國侵犯知識產權行為進行所謂的調查之後,開始徵收關稅。在這項調查中,中國的技術發展戰略“中國製造2025”被引用100多次。該文件的大部分內容並沒有專門討論貿易問題,而是中美公司間的技術合作問題。
美國後來的行動只是更讓北京相信,貿易摩擦只是與中國進行大規模技術對抗的藉口。否則又怎樣解釋華盛頓拒絕增加對華諸如芯片等高科技產品的出口?它們都是中國迫切需要的產品——每年需要進口3000億美元,比原油還要多。增加對華高附加值高科技產品的出口肯定會大幅減少貿易不平衡。然而,取而代之的是,華盛頓堅持要求中國增加美國農產品和能源的進口。中美兩國於今年年初簽署的“第一階段”協議規定,中國應在兩年內與2017年相比增加2000億美元的此類商品進口。無疑鑒於當前能源價格的波動,通過擴大技術產品進口來減少貿易不平衡會更有效。
最後一點,這些高科技領域的中國公司的產品都接二連三遭受美國關稅限制。此外,華盛頓還對中國技術發展的“旗艦”引入其他行政障礙。例如,華為、海康威視、曠視科技和其他數十家在電信、智能視頻監控、人工智能、芯片生產等領域運作的中國公司被列入美國商務部的“黑名單”。這份黑名單禁止沒有獲得特別許可證的美國公司與名單上的公司進行合作。並且不能向這些公司提供任何技術。眾所周知,許可證很難獲得。此外,在美國當局的施壓下,一些中國公司的股票被排除在股指之外,從而使美國投資者無法為中國的技術發展提供資金。
主要戰役圍繞華為展開。首先,華為是為數不多的真正從事全球業務的中國公司之一。其次,在包括5G網絡在內的多種技術中,華為積累了很強的技術實力,以至美國第一次真正感到了自身技術的落後。當前所有5G專利中的三分之一以上由中國公司持有,其中華為居首。中國已經簽署了90多個商業合同,幫助其他國家/地區建立第五代網絡。這幾乎是緊隨其後的歐洲競爭對手愛立信的兩倍。
美國開始極力煽動世界其他地區,特別是自己的政治盟友,放棄與華為在5G網絡建設方面的合作。這些煽動有時奏效。一些國家,例如澳大利亞,幾乎馬上成了華盛頓的跟班。另一最親密的盟友——英國——直到最近才對華為下了禁令,因為英國現有電信基礎設施的很大一部分來自這家中國公司,而更換整個網絡必定增加巨額成本。接著美國又從別處下手,限制華為生產基站所需的關鍵部件的出口。倫敦已決定逐步淘汰中國設備,因為在新形勢下對此類設備的不間斷供應和維護的信心正在減弱。德國、加拿大和其他許多國家在對待華為的問題上還在猶豫不決,因為為了無條件地追隨美國外交政策,需要無條件地承擔高昂成本。
安德烈·傑尼索夫大使說:“實際上由於美國人因企圖阻礙中國的技術發展而採取的敵對政策,可能會產生非常不愉快的後果。世界可能分為美國的勢力範圍和中國的勢力範圍。到那時實際上已經連接全球的所謂生產鏈將被打破,這對誰都沒有好處。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進步是不斷發展的。進步是在競爭的條件下發展的,而不是在專制和孤立的條件下發展的,這一點顯而易見。”
實際上,正是自由的技術競爭和開放使美國得以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並確保了自己處於技術領導地位。顯然,僅美國無法確保技術的逐步發展。即使到現在,在國際電聯這樣的國際標準化組織中,中國代表也佔據著十分穩固的地位。如果不與中國人合作,就不可能制定全球技術標準。
與此同時,在中美關係惡化的條件下,中國可能會加強與俄羅斯在技術領域的合作。俄羅斯在許多前沿領域也擁有重要的技術實力。正如安德烈·傑尼索夫大使指出的那樣,莫斯科和北京都十分重視雙邊技術合作的發展。
安德烈·傑尼索夫大使說:“俄羅斯和中國已經在關乎技術進步的許多領域開展合作:從核能和太空研究到人工智能。不過其規模仍然低於應有的水平。根據兩國領導人的決定,兩國舉辦科技交流年。我希望,借助舉辦交流年,我們能在技術合作領域中有一個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