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冷等離子對抗冠狀病毒
九年級學生達尼爾·馬特維耶夫建議,借助於冷等離子,對口罩進行消毒以期重復利用。等離子是物質的第四種狀態,換句話說,是一種由帶電粒子組成的氣體。等離子有熱與冷之分,太陽由熱等離子組成,而螢光燈屬於冷等離子。用冷等離子作為消毒劑,通過等離子放電,放入蒸餾水,產生的煙霧富含活性粒子。這種活性粒子,是致病性病毒和細菌的殺手,但對人體無害。
他說:
“冷等離子對人體和周邊環境來說絕對安全,僅對微生物有害。被激活了的水霧,分解幾分鐘後,散落到生態上潔淨的氧氣和水中。借助於冷等離子進行消毒,並不需要特別的投入,大氣、水和電即可。唯一的不足是耗電量不小。”
達尼爾·馬特維耶夫認為,可通過各種方式來實現他的想法:從居民那裡大量收集醫用口罩,在大熱壓鍋中對其消毒,然後再發給大家;或者,製造小型的個人用儀器,類似公共區域入口處安放的消毒液器。
“冷等離子消毒特性以及口面罩重復利用”研究成果,是由烏里揚諾夫斯克的中學生完成的。此項成果,是全俄9-11年級“科學(NAUKA 0+)年度國際競賽”“未來科學家”獲勝者之一。今年,共提交了1000多份申請,分別來自俄羅斯的57個地區和10個其它國家。孩子們在8大方向展示自己的才華:從物理、數學到地質和數字技術。
改變自然科學的教授方法
舉辦“未來科學家”競賽的目的是支持有才華的孩子,提高中學生的科學素養,首先是在界定科技進步的自然學科領域。對俄羅斯來說,此項任務尤其重要。社會調查顯示,我國一部分成年人認為,在中學學習自然科學並非特別必要。14%參與調查者認同,物理應在高中學習,而僅有4%的認為,應在高中學習化學和生物。超過一半的高年級學生指出,物理和化學是中學生最不喜歡的科目。九年級學生丹尼爾·馬特維耶夫道出個中原因。
他說:
“問題在於,這些科目教授起來沒甚麼激情:乾巴巴的理論和公式、公式還是公式。任何人都對公式感到生澀,與現實生活沒甚麼聯繫。與此同時,還要求熟記而不是理解。大家想自己去琢磨,而不是去猜測為甚麼。比如,為何鹼金屬與水接觸會劇烈反應,而普通金屬卻不會。人犯錯沒甚麼可怕的,都是在錯誤中學習進步。”
丹尼爾·馬特維耶夫4年前首次到機器人技術小組學習,由此對科學產生了濃厚興趣。在俄羅斯,國家補充教育系統非常發達。烏里揚諾夫斯克市和其它城市,都設有免費興趣小組:藝術類的、科技類的和體育類的,各區都有。俄羅斯大多數中學生都參加興趣小組活動。
科學有助於日常生活
世界正快速變得複雜起來,自然科學知識與技術創新利用在同步成長。烏里揚諾夫斯克市第三補充教育機構計算機技術教師、丹尼爾·馬特維耶夫競賽作品的學術導師米哈伊爾·郭羅斯與衛星通訊社分享道。
他說:
“任何努力提高個人效率和產出率的人,任何想取得成功的人,都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科學素養。需從學生時代開始激發孩子對掌握新知識的興趣,而且這樣的機制已經形成,再說孩子們有求知慾。他們總是千遍地詢問‘為甚麼’,以弄清世界到底是怎麼回事。令人高興的是,對科學素養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俄羅斯電視台設立了科學電視頻道,出版社在增加科普文學書籍發行量,並針對兒童和青年組織新的科學競賽。”
科學素養可幫助正確評估世界發生的一切,有效利用各種服務,比如微波爐或者大數據雲儲存。科技技能,適用於日常生活。批判性思考、信息分析、比較事實和得出邏輯結論的能力,對於職業發展和解決家庭問題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