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學者思考出如何改善鈦骨移植體

俄羅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學的學者們製造出一種物理特性與骨組織最為接近的合金。研究人員說,這項研究成果有助於製造有效恢復骨骼的高級移植體。
Sputnik

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生物材料科學和工程雜誌》上 。 

俄羅斯學者在鈦移植體上"培植"出骨膜

鈦是骨移植最常見的材料之一,但它有著嚴重的缺陷——它的彈性、硬度和系列其它物理-機械參數大大超過骨組織的參數。

在許多情況下這導致受到移植體保護的骨頭區域的機械負荷過小,從而造成它逐漸退化。 

“在研究含有5%---50%鈮(Nb)的軟性鈮鈦合金(Ti-Nb)後,我們發現,鈮含量為25%的鈦合金的細胞活性最高”,——俄羅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學化學和生物醫學技術研究所“物理材料學和復合材料”科研中心的工程師-研究人員羅曼·切爾諾澤姆說。 

學者們解釋說,通過在移植體的表面上製造鈦氧化物納米管的途徑,可以提高移植體的成活率。鈦氧化物納米管可改善組織的增殖及其細胞與金屬表面的附著力。俄羅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學的研究者們是世界上研究鈮如何影響鈮鈦合金納米結構形成機制的首批學者。 

“隨著鈮含量的增加,鈦合金表面上的氧化納米管氧化的形成加快。得益於空心結構,可以利用通過電子化學陽極化處理方法培育的納米管進行局部送藥——例如,抗生素或者生長因子——在手術前把它們輸送到移植體的表面”,——俄羅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學化學和生物醫學技術研究所“物理材料學和復合材料”科研中心經理羅曼·蘇爾蔑涅夫指出。 

目前科研團隊結束了新材料的實驗室試驗階段,正在準備在動物身上進行移植體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