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大流行直接影響了世界各國的政治生活——不僅常規活動的時間表被打破了,有些需要在線舉行,有些不得不推遲,而且更重要的是,政治議程本身已被重新划定。重點已是應對疫情及其對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影響等問題。就香港而言,與世界各地有著數以百萬計的大宗商品和金融市場的聯繫,經濟生活的正常化以及新冠疫情造成的負面影響的消除是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福祉所依賴的問題。
香港政府難以單槍匹馬應對這些突如其來的諸多問題。香港經濟與中國其他地區的經濟緊密聯繫。這說明需要就如何走出疫情恢復經濟進行認真磋商。毫無疑問,難關必將度過——每一位不帶偏見的觀察家都認為中國經濟在最近幾個月已顯示出復蘇跡象。然而,仍然不能輕視香港經濟目前面臨的挑戰。一些專家估計,從4月1日開始的本財政年度,香港將面臨創紀錄的3000多億港元(387億美元)的預算赤字。需要指出的是,這是香港15年來出現的首次預算赤字。其他指標也令人失望,包括與社會發展有關的指標:八月份失業率為6%。可見,新冠疫情無疑給香港經濟帶來了新的打擊。而香港經濟由於大規模抗議活動以及由此造成的不穩定,去年秋天就已進入衰退期。
專家們估計,世界經濟不會很快恢復,而這只能讓形勢進一步惡化。正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首席經濟學家勞倫斯·布恩(Laurence Boone)最近強調的那樣,到2021年底大流行對全球經濟的破壞將達到7萬億美元。顯然,在如此困難的形勢下,香港特別期待中央政府能出台一系列刺激經濟的措施。林鄭月娥在解釋做出將發表《施政報告》推後決定時解釋說,她已梳理一系列措施要求中央考慮及支持。她說,如果得到北京批准,這些措施將被納入“為公共利益而被推遲”的年度信息中。同時可以相信香港行政長官在聲明中所作的承諾,即推後“不會影響立法會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