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答關於俄羅斯新冠疫苗"衛星-V"的幾個問題

俄羅斯加馬列亞中心與直接投資基金會專家聯合研發的新冠疫苗 "衛星-V" (Sputnik V) 於8月18日在俄註冊後,引起多國關注。目前,俄羅斯已收到10億劑的購買申請。
Sputnik

同時,俄羅斯新冠疫苗還遭到一些西方國家和企業的批評和質疑,特別是正在自行研發疫苗的國家和企業。因此,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會總裁基里爾·德米特里耶夫決定就反對者的批評做出回應,並解答他們的一些疑問。

  • 問題1:俄羅斯專家研發疫苗的過程中是否竊取了他人的科研數據?

當然沒有,沒有人竊取過任何東西。俄羅斯新冠疫苗採用的是獨特的人腺病毒雙載體技術,這種技術目前其他國家都沒有。載體是人為創造的病毒,無法增殖,帶有新冠病毒刺突的遺傳物質。我們的技術是用兩種不同的人腺病毒載體——Ad5和Ad26進行首次和二次注射。俄羅斯已用這種技術研發出埃博拉病毒疫苗,曾在非洲地區使用。現在,為研發新冠疫苗已對雙載體技術進行了改進。

  • 問題2:何時發佈第一、二階段臨床試驗結果?

第一、二階段臨床試驗結果已發佈於《柳葉刀》雜誌,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具權威的醫學刊物之一。文章關鍵內容如下:
1. 無論以任何標準來看,"衛星-V"疫苗的第一、二臨床試驗階段都未出現嚴重不良事件。而外國疫苗,包括AstraZeneca、Pfitzer、BioNtech、Novavax和CanSino,出現嚴重不良事件的概率為1-25%。
2. "衛星-V"疫苗臨床試驗的所有參與者均產生了穩定的免疫應答。志願者接種疫苗後所產生的中和抗體的水平比康復患者高40-50%。而英國AstraZeneca公司研發的疫苗在臨床試驗後志願者體內所產生抗體的水平幾乎與康復相同。

專家:俄產抗新冠疫苗顯示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結果

3. 儘管擔心接種人群可能已對人腺病毒存在免疫力,但俄羅斯加馬列亞流行病學和微生物學國家研究中心專家成功證明瞭人腺病毒載體平台的有效性。他們確定了疫苗的理想安全劑量,使受試者100%獲得了免疫力。
4. 由於使用基於Ad5和Ad26兩型人腺病毒的兩種不同的載體,且分兩次單獨注射,可使身體產生更為有效的免疫應答。而如果採用同一載體,免疫系統會觸發防禦機制,第二次注射時可能會對疫苗產生排斥。

  • 問題3:俄羅斯疫苗的臨床試驗會有很多人參加嗎?

俄羅斯於8月26日開始進行註冊後試驗,有4萬余人參加,甚至比AstraZeneca公司在美國開展的有3萬人參加的三期臨床試驗還要早。"衛星-V"疫苗臨床試驗本月將在沙特、阿聯酋、菲律賓、印度和巴西啓動。初步結果將於2020年10月至11月發佈。

  • 問題4:為何"衛星-V"疫苗這麼快就獲得了註冊資格?

俄羅斯專家提供了有關腺病毒疫苗安全性的可靠數據,這些數據是基於1953年以來多國開展的多項研究。"衛星-V"疫苗在俄羅斯完成註冊後,其他國家也宣佈了加快疫苗註冊和緊急使用的計劃。中國科興生物研發的新冠疫苗就已獲批緊急使用。此外,儘管之前存在反對意見,但英國政府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局長斯蒂芬·哈恩也宣佈有可能加快本國疫苗註冊。

  • 問題5:臨床試驗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所徵募的志願者是否太少?

從表面看,有76名志願者參與的“衛星V”疫苗試驗在涵蓋範圍方面比有1077名志願者參與的AstraZeneca公司的疫苗試驗要低調些。儘管如此,“衛星V”疫苗試驗的設計更為高效,且建立在正確的科學推測的基礎之上。起初,AstraZeneca公司疫苗僅開展了一次注射試驗,但這是一種錯誤推測,因為只有兩針注射模式才有助於形成長久的免疫力。公司本身在試驗結束後承認了這一點。

由於這些錯誤推測,AstraZeneca公司只在1077名志願者中的10人身上測試了兩次注射模式。這樣,在臨床研究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期間,接受兩次注射“衛星V”疫苗的總人數是接受兩次注射AstraZeneca疫苗的總人數的4倍。大多媒體忽視了這個因素。

  •  問題6:誰還在採用類似的疫苗生產技術?

其它一些公司在生產新冠肺炎病毒疫苗時採用了基於人腺病毒的平台。例如,美國強生制藥公司(Johnson & Johnson)採用的只有腺病毒血清26型(Ad26)載體,而中國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CanSino)則採用了血清5型載體。“衛星V”疫苗利用了兩種載體。美國強生制藥公司和中國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的工作不僅確認了俄羅斯方法的優點,還展示了“衛星V”疫苗的優勢。因為研究顯示,利用這兩種載體能夠比利用一種載體給出更好的結果。

我們的問題

作為世所公認的新冠病毒疫苗的明顯領頭國,以及最安全有效的新冠病毒疫苗生產國,俄羅斯也想向採用基於非人靈長類腺病毒或信使核糖核酸(mRNA)載體技術的西方疫苗研發機構提問。現在我們想詢問批評者:

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主席基里爾·德米特里耶夫:SPUTNIK疫苗是必要的全球合作夥伴

問題1:關於基於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非人靈長類腺病毒載體的技術對出現腫瘤疾病的風險和對受精能力的影響,科學界是否開展過長期的研究?(提示:沒有)

問題2:缺乏這類研究是否正是一些研發基於這種技術的疫苗的主流制藥公司與疫苗購買國商討協議條款的原因,而協議旨在保護它們在出現嚴重不可預見效果的情況下不受法律追究?

問題3:在漫長的時間內,為何西方媒體根本沒有報道對基於信使核糖核酸(mRNA)或非人靈長類腺病毒載體技術的疫苗缺乏研究的消息。

人用疫苗與非人靈長類疫苗
基於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非人靈長類腺病毒載體技術的疫苗此前從未使用過,也從未獲得過監管機構的批准。對其效果的研究至少要比對人腺病毒載體疫苗的類似研究落後20年。儘管如此,生產商已經確保自己與西方政府簽下了價值幾十億美元的合同,可能申請盡快註冊,提前使自己避免承擔各種可能的法律後果。基於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疫苗具有許多優勢,在未來可能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缺乏它們長期安全的證據。

一些制藥公司的負責人公開談論這一點。AstraZeneca公司的高級經理魯德·多別爾表示,“如果接種疫苗4年後出現負面後果,這是一種我們作為公司所根本無法承擔風險的獨特情況。在我們的合同中,我們請求免責。”

我們認為,必須告訴人們與未經檢驗的新決定獲批相關的風險,比如基於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非人靈長類腺病毒載體技術的疫苗。我們非常重視西方制藥公司近期發佈所謂“安全告示”的意願。

在此情況下,我們希望這種“安全告示”不僅涉及到臨床研究的短期結果,也有助於確信疫苗沒有令人患上腫瘤疾病和影響人們受精能力的長期重大風險。這些信息將有助於保護人類健康,為世界帶來長期計劃的可能性。

不是所有疫苗都是平等的
在進行作結時,值得指出的是,疫苗的基礎是有差異的。“衛星V”疫苗的製造基礎最安全,最令人信服,且已經獲得了按照俄羅斯所有法律和流程在緊急情況下使用的登記。西方一些監管機構也在考慮加快登記在緊急情況下使用的制劑的可能性,但針對的是在未經檢驗的新技術的基礎上製造出的疫苗。
我們希望我們關於長期風險的問題獲得答復,就像關於未經檢驗的疫苗基礎的任何其它問題一樣。百年不遇的最強疫情迫使我們所有人尋找解決方案。但我們希望,我們的批評者在批評俄羅斯疫苗時,也符合他們所秉持的最嚴格的安全和透明標準。畢竟,我們應該拋卻任何偏見,在完全透明和信任的條件下,共同抗擊疫情。


俄羅斯衛生部8月11日註冊了全球首款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疫苗,由加馬列亞流行病學和微生物學國家研究中心與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共同研發。疫苗被命名為“衛星-V”(Sputnik V)。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總裁德米特里耶夫此前表示,該基金目前已收到20多個國家購買10億劑疫苗的申請。與此同時他指出,俄方已商定在5個國家生產疫苗,現有產能將達到每年5億劑。

 

作家: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會總裁 基里爾·德米特里耶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