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丘諾夫指出,發展在北極緯度地區監測和無害化輻射危險物體的合作是北極國際協作的熱門內容。他提到,在最近15年,這一工作是在北部環保夥伴關係“核窗口”框架內進行的。
科爾丘諾夫表示:
“俄國家原子能集團建議在夥伴關係‘核窗口’框架內考慮啓動新項目的可能性,其中包括打撈和回收利用一些在北緯地區沈沒的核潛艇的可能性,首先是K-159,可能還有K-27。自然,這裡說的不是在巴倫支和卡拉海的這些潛艇上存在甚麼核武器,但那裡的反應堆中有核燃料。”
他強調說,毫無疑問,從生態的角度出發,打撈和對這些潛艇消除放射性從生態角度看是有益和必要的。
科爾丘諾夫表示:
“這項任務符合該地區所有國家的利益,因此,可以在一個國際項目框架內加以實施,當然還要吸收俄羅斯大量資金。”
他強調稱:
“我們不認為在這些問題上進行國際合作存在障礙。”
2003年,俄羅斯核潛艇K-159在巴倫支海拖走進行回收利用時沈沒,潛艇上有10名船員,其中9人死亡。根據北約的分類,核潛艇K-159屬於627A型“鯨”或十一月級。K-159佔1961-1981年在北極沈沒的所有帶有乏核燃料的本國設施中全部放射性的一半。
專家認為,在蘇聯時期沈沒在卡拉海的所有核和輻射危險設施中,K-27核潛艇構成最大危險。1981年,它在新地群島斯捷波沃沃灣沈沒。潛艇的兩個反應堆均有基於高濃縮鈾的核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