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貿易摩擦或讓RCEP對印度關上大門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各談判方準備在2020年底之前簽署該貿易協定,同時表示該協定仍向印度開放。這是6月23日在東盟輪值主席國越南舉行的15個RCEP國家第十次部長級會議的結果。
Sputnik

協定的簽署無疑證明,參與者堅定支持該地區的多邊貿易體系、經濟一體化和發展,視頻會議後對媒體發佈的聲明中指出。

中國用旨在加強防禦能力的大規模軍演回應印度
部長們一致認為,RCEP在應對COVID-19疫情造成的嚴重危機的條件下的重要性。新冠疫情是給貿易、投資和全球供應鏈發出的前所未有的挑戰,需要全球協調一致應對。
2019年11月在曼谷舉行的東盟峰會上,十個協定參與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一致同意該協定的所有條款。因第16個談判參與者印度的阻止,沒能就消除未來自貿區境內貿易壁壘達成共識。印度尤其擔心來自中國、日本和韓國的廉價商品和服務湧入本國市場。結果,該協定最終版本的簽署被推遲到2020年。
俄羅斯外交學院教授安德烈·沃洛金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印度一直是一個問題夥伴。

安德烈·沃洛金說:“印度從一開始就通過一些高級別人物的口對外宣稱,該協定沒有充分考慮到其利益。印度要保護本國工業部門和商界利益。印度人很樂意談論自由貿易,但是他們的自由貿易原則是有選擇性的。印度人認為,按照這項協定,自己將遭受一些經濟損失。現在印度人只能在不加入該協定或暫時遠離它的條件下,解決自己的國內問題,而這樣的問題有很多。”

在越南舉行的此次部長級會議之後,未來貿易協定的參與者在一份聲明中強調,印度是RCEP談判的重要參與者。文件中承認,印度參與該協定將有助於整個地區的發展與繁榮。聲明強調,RCEP的大門仍對印度敞開著。
如果印度決定加入這個未來的自貿區,就必須就“遊戲規則”與RCEP參與者分別達成協議。而印度選擇的疏遠區域一體化的路線有可能讓它在背離發展印中經貿關係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遺憾的是,這種趨勢最近在與自己最大貿易夥伴的關係中變得越發明顯。印度政府不僅沒有把消除對華貿易壁壘作為邁向RCEP的新的一步,而且相反,還在考慮給對華貿易設置更高的貿易壁壘。

安德烈·沃洛金教授就此評論道:“印度不可能因此給中國乃至印中經濟關係造成嚴重損害。這些強化措施更具有政治性,並與邊界衝突,與2017年洞朗高原對峙事件的重演有關。”

印澳軍事協議:潛在的反華聯盟?
成都世通研究院執行院長龍興春在為《環球時報》撰寫的文章中稱印中貿易對抗是印度經濟上的“自殺”。龍興春院長在接受衛星通訊社記者採訪時回答了有關中印兩國誰會因這種短視政策損失更大的問題。

他說:“我認為,無須擔心民間的抵制活動,畢竟過去也常常發生且效果不大,只是印度民間表達憤怒的一種方式。但是如果政府也有參與其中,特別是印度電信都是國有企業,那麼政府行為無疑會造成比較嚴重的後果,會實質性地阻礙兩國經貿關係的發展,導致貿易活動減少。在這一情況下,首先相關的中印企業可能都會遭受直接損失。從國家層面上來看,中國是印度最大的商品貿易夥伴國。由於中國對印貿易在整體貿易佔比較低,約為2%左右,因此中方不會受到過大的負面影響。但是印度則不然,因為若是抵制中國商品和設備,印度便需要尋找替代品。一方面在本土恐怕不容易找到,另一方面從其他國家進口可能又面臨著更高的價格,無論如何對印度消費者恐怕都是不利的。”

顯然,與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更緊密合作(包括在RCEP框架內)可使印度受益,並幫助印度阻止經濟下滑。此外,印度某些工業部門嚴重依賴來自中國的進口,沒有與中國的合作就無法運作。還有,中國與東南亞和東亞國家建立有高度密集的生產鏈。人為地從這些鏈條中排擠中國,限制中國成為全球產業鏈中最重要的環節,將不可避免地阻礙印度與其他國家的合作,並從長遠來看會惡化其自身商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