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證實小行星墜落可能產生生命

研究地球生命起源的日本科學家在實驗裝置上模擬了小行星落入海洋的情況。結果表明,在這種情況下,水中會形成複雜的有機化合物,例如氨基酸。結果發佈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
Sputnik

科學家發現殺死恐龍的小行星如何飛行
存在一種假說:最初的“生命之磚”來自太空,隕石中存在氨基酸和其他生物分子也能證明這一點。但相信生命起源於複雜有機物的人稱,RNA和DNA的前體是在地球環境中形成的。

日本東北大學、國立材料科學研究院和大阪大學的研究人員推測,複雜有機分子可有是天體落入海洋時形成的。

研究人員創建了一個實驗室裝置,模擬行星落入水中的狀況,並研究此過程中二氧化碳、氮、水和鐵之間發生的反應。

事實表明,在撞擊過程中會形成氨基酸,例如甘氨酸和丙氨酸,它們是參與許多生物反應的蛋白質的基礎。

日本東北大學援引一位研究者的話稱:“還原性化合物(例如甲烷和氨氣)形成有機分子並不困難,但那時它們還是大氣中的次要成分。在二氧化碳和分子氮中發現氨基酸證明這些無處不在的化合物中有可能產生生命。”

科學家認為火星上曾有海洋,而二氧化碳和氮氣是火星大氣的主要成分。

科學家認為,火星和地球一樣,在發展的早期階段,經常會發生隕石墜落和小行星撞擊,撞擊產生的氨基酸可能是產生生命的基礎。

科學家計劃接下來研究撞擊過程中發生的更複雜的化學反應,包括組成隕石的有機分子參與的化學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