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據各大媒體報道,惠普、戴爾、微軟、亞馬遜、谷歌、聯想、宏碁、索尼、華碩、任天堂等企業打算將部分生產線從中國轉移到其他國家。美國蘋果公司表示,考慮從中國轉移最多30%的產能。
巴雷金稱:
“從中國向其他國家轉移產能一事經常被孤立於數字化進程來看,這是個很大的錯誤。產品生產確實在從中國向別處轉移,但其背景是已經在進行的產業革命,是向第四種產業範式的過渡。”
專家解釋說:
“1970年代開始了流水生產線從西方發達國家向亞洲發展中國家轉移的過程,其目的是在所謂的‘福特製‘框架下降低產品成本。2010年代開始的新產業革命要求打破福特製趨勢,從中國轉移生產線正是在該框架下發生的。問題不單在於中國是否能保留其工業實力,而是中國是否能順利進入個性化生產時代。”
巴雷金認為,新冠疫情帶來的隔離導致向定制化生產轉型的趨勢加快,也推動了世界經濟區域化進程。
他總結說:
“美國和歐洲國家在本國建立了個性化生產。同時,在這些條件下,中國也有機會靠自己的產能發展個性化對待客戶的方法。中國完全有機會保持出口規模。”